公考复习之申论部分——素材积累6
以人为本打造新农村
1、实现"人的新农村",要完善农村硬件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感。脱贫攻坚,基础为先;
2、打造"人的新农村",不仅要关怀生活状态,还要关怀生产情况,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现代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3、提升农民职业素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设农村专业人才队伍,是打造"人的新农村"的"固本之源"。

素材积累
1、XX村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种植结构,走出了一条旱改稻、生态棚菜、高档绿化苗木繁育基地相结合的多产业发展之路,推进村产业转型升级。
2、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应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型产业。
3、唯有此,才能打破过去"一亩三分地"的限制,让新型农民借助新技术、新理念、新方式,帮助农村实现转型。

在传承与创新中全面振兴乡村
1、创新农村振兴模式,推进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发展,从深层次"解放"第一产业,带动农村经济的新一轮增长;
2、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经济向现代化模式转变;
3、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开始注重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挖掘,发展旅游业,如乌镇乌村,西安袁家村等,都是经典的代表;
4、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乡村治理强劲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素材积累
1、一座青山、一塘清水、几棵古树、几幢老屋,往往是美丽乡村的独特符号。
2、XX地绿色生态度假村,以餐饮、娱乐、健身为载体,以生态农业为中心,让客人享受清新自然的同时,带动经济的发展,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的乡贤回归家乡,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尊重其传统文化、历史、自然风貌,同时要在传承中力求突破和创新,升级新模式,建立新主体,不断提升乡村自治能力,从而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心中有民 脚下有路
1、最是情怀出本心,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要做到心中"有民"。为民服务要心里装着百姓,要时刻以群众利益为重;
2、最是情怀含温情,落实群众服务环节更应脚下"有路"。为民服务不仅要改善方式方法,强调专业精神,还应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才能切实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3、只有充分"走心",才能倍感"暖心",形成干部与群众间良性互动。

素材积累
1、从焦裕禄带领兰考县民众治理风沙,到谷文昌领着东山百姓走向致富之路;从廖俊波"俯下身子"扎根基层,心系百姓,到老支书黄大发带领民众历时三十余年绝壁凿"天渠"。
2、从"浙里办"到"粤省事",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我们通过一次次的努力,不断改善方式,提高了便民服务的满意度。
3、古人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从古至今,利民为民,兼济苍生一直是国人崇高的理想,也是现代党员干部念兹在兹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