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龙水仙 雪璧 清欢乐HE (1)
1.
“啊!连老师!”
连城璧只听不远处的湖边隐隐响起“扑通”一声,紧接着就是那个叫“玲玲”的女学生带着哭腔喊自己,登时被吓得一个激灵,拔开腿向湖边跑去。
年关将至,这是连城璧在川南这个小山村过的第四个春节。刚到的时候,抗日战争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因为战略计划和地形原因,这里受战争波及并不大,对于连城璧而言,是他在乱世之中释放理想、教书育人的一方纯净天地。尽管物质上远没有他在连家的时候那般优渥,却可以让他心灵平静、怀抱希望,为动荡中的中国、为她的将来尽绵薄之力。
他喜欢这个小村子,喜欢这里民风淳朴、风景秀美,更喜欢那些眼睛里洋溢着稚气渴望的孩子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美好的想象,拼命汲取着知识的能量。
孩子们更喜欢这个清秀好看的老师,他的字、他的画、他的声音、他的眼睛有一种魔力,让人不自觉想去了解和靠近。连老师什么都懂得,连老师脾气很好,连老师可以把淘得上了天的小子管束得服服帖帖,连老师写字画画特别好看。
抗日战争已近尾声,今年,连城璧本想着回江南老家去看看,又实在舍不得这些孩子,于是又拖了一年。
这几天,村子里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热火劲,打扫、贴年画、放鞭炮、搓汤圆。连城璧体谅孩子们年纪小、玩心大,课程安排得也不紧,今天看天气不错,索性带他们出来上室外课,学了几首古诗之后就让他们散开玩去了,自己则被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子拉着用树枝在地上画画。
川南地区到了冬天也不算寒冷,那片湖基本上是不会结冰冻实,湖水虽然不深,但对于不到10岁的玲玲而言……连城璧不敢想,不远的距离却让他跑出了一身冷汗。
到了湖边,却没有看到让自己恐惧的一幕,只见玲玲被一个一身军装的人半蹲半跪揽着安慰,哭声也差不多止住了。
连城璧三两步赶上前去,“玲玲不要紧吧?”边说边用袖子给小姑娘擦眼泪,小心翼翼撸着她的头发,又脱下棉坎肩给她披上,同时看向那个救她的人。
那人年纪不大却一脸沧桑,一看就是被年年月月的战争冲刷打磨过来的。剑眉长目薄唇,长得十分英挺俊气,高挑的个头,利落的头发,风烟下依然白皙的肤色,下巴上布着一层薄薄的青色胡茬,灰蓝色军装有些地方已经被磨白泛旧,膝盖以下的绑腿十分整齐,只不过因为下水救人的关系,下半身几乎全都湿透了,脚下还汪着一小滩水渍。
“谢谢你救了我的学生!抱歉,是我的疏忽没把孩子看好,害得你身上都湿了。”
看连城璧又是道谢又是道歉,那人不在意地摆摆手,“我也是碰巧。衣服湿了不怪你也不怪这孩子,是我自己不小心。”
连城璧纳闷地挑眉,这说的是哪的话呢?
那人看眼前这个急火火跑过来的年轻老师,从一脸惊吓到心有余悸,对那小女孩的发自内心的关切和对自己的满脸诚恳,倒是个真诚坦率的性子,听自己这句没头没脑的话后,神情里满是掩饰不住的诧异,大大的眼睛又瞪圆了一圈,愈发显得明亮有神,仿佛会说话一样。和自己见惯的那些或运筹帷幄、或颐指气使、或凌厉逼人、或粗硬憨直的军人截然不同。
很是有趣,甚至……可爱。
片刻的走神后,“不要紧,衣服湿了脱下来抖抖就好,这里不冷,一会儿就能干。”
“那怎么行,湿得这么厉害——”连城璧上前一步,下意识伸出手去,犹豫了一下,还是弯腰轻轻捏了捏那人的裤管,“恐怕连秋裤都湿了吧,怎么脱啊?我家离这里不远,我左右也要带玲玲去换衣服,你和我一起去吧,把衣服烤干”,打量了一下那人也没个包裹,肯定是没有替换衣服的,“先换上我的凑合一下也好。”
连城璧说得也是实话,又是一番好意实难推脱,那人就从善如流跟着走了。
“先生是军人?”
“是,我刚从抗日战场下来。”
连城璧注意到身边的人走路有点不稳,微微向左倾,该不是刚刚救孩子的时候受伤了,“你的腿……”
“不要紧,战场上的老伤,两三年了。”
“……”连城璧神色滞了滞,“先生你……”
“不用这么客气,我叫傅红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