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之意乃真性,不似之似是心神/巽之画语
无意之意乃真性,不似之似是心神!
“不似之似”是中国画写意追求的崇高境界。“不似之似”指的是被画对象的形与神,上溯晋代顾恺之,历代画家都在创作中进行过探讨,明代沈颢在自己的山水画论《画尘》中将之概括成“似而不似,不似而似”,其后,石涛、恽南田等人多有提及,近现代以来的黄宾虹等诸大名家亦常引用,其中有位花鸟名家引用时讲得比较通俗,大众容易听得懂,今天知道的人最多,影响较大,所谓的“妙在似与不似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广为流传,人多误以为其首创…
其实,中国书画更倾向于是一种文化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