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泛论7】游戏与人生(完结)
那么,关于游戏,我想说的也差不多了,接下来就相对零碎地谈谈剩下想说的。
不难看出,我前面说的那些也的确完完全全地适用于现实、或者说人生,电子游戏、游戏、再到现实世界,它们之间本就是相似且包含的关系,“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再来看这张图,右边的那个大圆圈其实也就是所谓的现实,你还可以更进一步,将除了最左边那个圈之外全都放进右边的圆圈中,将我们大脑之外的一切看作更像是输入和输出设备,那么所谓“缸中之脑”也无可厚非。
另外,关于游戏所有的一切我都在前面讲到了吗?你可以认为有,也可以认为没有,就比如游戏作为一种艺术,其中的音乐、绘画、剧情等等,我好像没有怎么提到,但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些更偏向于我之前也提到过的玩游戏的动机,它们更倾向于是现实世界中的复杂性的一种体现,因为艺术之于现实,在游戏中其实不太好找到对应物,可能也只是某类“技术”的体现,但它在现实中的我们眼中的确具有特殊性。
这就要说到人生和游戏的一个很大的区别了,也就是我们也常说的“人生的意义需要我们自己去赋予”,而游戏的目标总是相对很明确的;也因此,很多东西站在我们人的角度去看待其实会有失偏颇,所以我在之前也强调了这样一种思想,就是对于任何一件事物,我们都可以尝试分别“主观”和“客观”地去看待;还有,对于“并列”的一些概念和事物,对于一些所谓量变和质变,要尝试去归纳出它们背后相似的原理作为解释,等等;乃至,对于一些所谓的因果关系,我们可以对调它们去思考其中的合理性;对于这些,其实就会涉及到一些可能关于自由意志、决定论的话题,以及一些其他的事物了。
而现实中的游戏相比电子游戏,比如格斗相比格斗游戏,存在许多相似性的同时,需要考虑的维度和复杂性也大大增加了,比如全身肌肉相比手指肌肉,全身协调相比手眼协调,乃至要考虑拼不拼命,考虑到今后的人生,更不用说健美之类的关于打药和寿命之间的权衡了;当然,反过来说,许多所谓竞技的“变味”(不止我说的这些方面),也孕育了电子游戏,它们显得更“纯粹”,对某些方面能够更不受约束地去追求极限。
那么,游戏和人生的关系是什么呢?在动物行为学上有一种对此的解释,认为游戏就是一种学习行为,尤其是在幼年期,我们会通过“经历”这些简化的现实,去学习到许多能力,从而为今后更复杂的现实作准备;虽然我年纪不小了,但我一定程度上也是这么想的,我玩这些游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其实也就是在提升自己的基础能力,在积蓄着自身的实例,并且虽然我完全不了解,但我不觉得这些基础能力对可能以后会去做的一些科研是没有帮助的;当然,这也对应了一种“变味”。
也因此,电子游戏的应运而生还有这样一个原因,也就是教育对于实践和自动化能力的忽视,打个比方,玄幻小说里,大世界被能够通天彻地的大能力者开辟完全后,各个宗门为了培育弟子,自然而然就会额外开辟出一些风险较小的小世界供弟子去历练,为探索这个大世界之外的世界作准备;就我而言,我之所以比较喜欢游戏,也就是因为我相对比较缺少实践罢了,这从“主观”和“客观”上去解释都是成立的。

最后,动机
回想最开始写这些的时候,也没觉得自己想的有多少,感觉很简单、很自然而然的,但要写下来,写清楚,写明白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需要说这么多,现在再想想原本打算做视频的想法也的确不太现实,当然,这也说明了一种潜意识所发挥的作用吧。
我为什么要写这些关于游戏的内容呢?当然,最开始的那些动机当然也是真的。
它们实际上并不完全是我真正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事物,而只是一种过渡,毕竟游戏这方面我也算了解得比较多,而且游戏玩家也非常多,我想通过这些观点的实用性来引导你们来阅读、也能更好地理解,我写的算是一本书吧,名为《衔尾蛇》。
当然,因为时间先后的原因,本专栏中的有些内容可能的确比这本书中讲得更好,毕竟我自己的认知也在不断进步;但它们也终究是基于这本书所代表的我的精神内核,只是对这本书中某些内容的精讲和延伸。
那么,“衔尾蛇”,和我这些文章中的什么概念最接近呢?没错,就是“自指悖论”,就像下面这张图所体现的。

这种悖论所导致的所谓“矛盾”无处不在。对于我写的这些内容,如果你是一个比较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里面其实也充斥着这种前后矛盾,充斥的胡乱拼凑的因果关系,即便它们可能不影响你们对我观点的理解,以及我对这些观点的表达,这也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
比如,既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在抹杀人的个性;我既反抗命运,又承认宿命。
关于这些,以及相关的许多话题,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来看看我写的这本书(b站动态往下翻,百度网盘链接),或许能够给你带来一些鼓舞。
另外,你应该可以理解,写这些东西对我这样一个人来说真的很累,如果你能够看到这里,也算一种缘分,希望能够点个关注,算是对我的一种告知,以及精神上的鼓舞吧;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写得不错,或者你认为有些人需要它们,希望能够推荐给身边的人,
十分感谢!
当然,在之后,我会持续更新各种各样的杂谈,包括个人分享、时事讨论、以及对此的一些延伸内容,它们可能是更加重要的,也是我真正对其有着强烈表达欲望的,只是为了更多人能够理解,所需的前置知识太多了,并且其中很多东西不止基于“游戏泛论”,也是基于我那本书中所要传达的事物,所以还是希望各位能够去看看。
以及,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会尝试去专注地,去追求一些事物;并且,还会尝试去真正意义上地学习一些基础学科的知识吧,而不是像我初高中那样,比如明明学到了所谓“条件反射”,却迟迟不能够真正理解,不能真正去将这些知识融入到自己的一切中去。
写于202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