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八极武学二世祖师---吴荣、丁孝武、吴永 、吴鐘毓----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

2017-11-23 17:49 作者:知乐庵主人-知了  | 我要投稿

(二)八极武学二世祖师---吴荣、吴永(荣)、丁孝武 、吴鐘毓


山东省海丰县后庄科(现在庆云县后庄科)一世祖神枪吴鐘(1732~1822)于1866年从梭罗寨下山后到天津,沿海河设场,最后到咸水沽,弟子从学如鲫。据老前辈口述资料,弟子有萧某等,都半途而废。吴鐘离开天津,在山东、直隶以保盐镖为业。吴鐘回到后庄科成家立业,40岁得独女吴荣,同时在后庄科教授弟子众多。吴鐘晚年结束保镖生涯,于乾隆五十六年到孟村镇设场吴丁二院,弟子30多人,有吴永、丁孝武、吴鐘毓等。吴鐘公三个传播地,所传弟子众多,留下姓名者皆属代表性弟子,其中以孟村镇武场吴永(荣)公成就最为突出。


1、二世祖~大枪吴荣


吴荣(约1771、72—约1856),山东海丰县后庄科人,八极武学一世祖师吴钟独女,回族,八极武学二世祖师。

吴荣自幼随父习技,大枪闻名遐迩。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吴钟被请到沧州孟村镇开场授徒,吴荣也经常随父前往,深淬其技。


吴荣花信之年招夫入吴门继嗣传吴家香火,生吴邦安、吴邦宁两子,邦宁无嗣,吴邦安有子名吴恩元。


吴荣在家乡后庄科也教授子侄族人习武。后庄科到吴荣重孙辈的族人吴起龙仍守八极拳枪艺业,功力过人。吴荣晚年应师弟吴永、丁孝武之请,到孟村镇帮助师弟教授弟子,吴、丁二人的十几名弟子无不得到吴荣的训诲.最后入门的弟子罗疃李大忠、张克明得其训诲更多,尤其是罗疃张克明过门吴荣处学习深造,深得吴荣师拳枪精髓,缠丝劲道独特,民国二十二年《沧县志》记载其“大枪驰名遐迩”、为漕运总督状元文达公张之万之护卫、军官,剿捻得功奖赏皆让与弟子们。


据传吴荣祖对小架开门顶肘、八极拳上手架的架构的心得,传给李大忠和张克明,现在罗疃李大忠、张克明的支系仍有遗存。


吴荣与师弟吴永(荣)、丁孝武、吴鐘毓。他们授徒不分彼此,唯德唯才,不分回汉,有教无类。八极门师兄弟的友爱精诚的门风,即源于此。二代师祖吴荣是继往开来的一代巾帼武豪,垂范后世!


--(传记出处:泊北民国17—22年武谱;罗疃张毓衡民国二十三年谱;罗疃老前辈口述资料;光绪年间《后庄科吴氏族谱》;民国二十二年《沧县志--李大忠、张克明传》;五世张毓衡儿媳张宣淑瑞老太君口述资料;罗疃六世韩洁泉《开门八极拳谱》;张旗屯七世王晓峰(李新吾)所著《罗疃张克明系八极拳谱》;罗疃霍殿阁支系拳谱资料;按罗疃李贵章谱对吴永、丁孝武排序重新修改)




2、二世祖~大枪吴永(荣)

吴永(荣)(约1873--1852),直隶沧州孟村镇人,回族,八极武学二世祖师,号大枪吴二爷。 吴永(荣)(一说永、荣在沧州发音一样;一说吴永参加科举武考避讳嘉庆皇帝名号改为荣)自幼习武,喜爱武技。神枪吴钟结束保镖生涯后,晚年归隐故里后庄科后,常携技游于府州县镇,到处访求高明,切磋技艺。一次游至沧州城东南孟村镇,吴永与钟遇,与钟言技,知为高人,亲近之极,甚为投契。经叙宗脉系认为同宗,永遂钟为长辈,并拜钟为师,精研武术。


吴永与好友丁孝武执弟子礼力请下,吴钟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到孟村镇吴、丁二院传授八极拳、六合大枪大枪等技艺。


吴钟将八极拳术、大枪法、多种器械以及炼气、养气等术,经过十六年传授盖传于吴永。吴永复经廿余年苦功,遂大精其术,远近驰名,四方风涌要求拜门下受业者甚多。


吴永在孟村镇设武场,既有拳枪的武艺传播,也有科举武考的教授。


吴永传于本村吴氏族人吴连成、吴灵春,族侄吴坤、吴恺、吴梅、吴楠等;本村王长锡、王世同、焦文明、杨德元(武举)、高名山等;外村从学而著名者有罗疃村的李大忠(大枪)、张克明(大枪)二人。据老前辈口传资料吴永公没有子嗣,晚年由关门弟子张克明侍奉床前,1852年逝于沧州孟村镇。


吴永(荣)公成就卓著,为继往开来之核心人物。


吴永(荣)与师姐吴荣、师弟丁孝武、吴鐘毓等授徒不分彼此,有教无类,树立八极拳门孝悌典范,为八极拳门继往开来的八极先贤。培养的三世弟子王世同、吴梅、吴恺、李大忠、张克明,有“五夫子”之誉,王世同、王长锡、李大忠、张克明有“四杰”之名。其中李大忠、张克明走出沧州闯天下入京师,杨德元考取武举功名,皆光大门楣矣!


--(传记出处:民国九年罗疃李贵章谱;民国二十四年罗疃张毓衡谱;泊北民国十七至二十二年张书润谱;自来屯强瑞清民国二十年谱;唐山国术馆李树森罗疃谱;民国二十二年《沧县志》,尹家庄尹良田支民国二十七年谱;罗疃六世张子亭简谱;罗疃六世韩洁泉《开门八极拳谱》;秦皇岛七世王晓峰(李新吾)《张克明系八极拳谱》、《罗疃先贤轶事汇编》;天津小站北闸口七世李芝芳《八极拳谱》;沧州小集七世霍青峰《张克明拜师记》,沧州罗疃李世铭先生《尊重历史精诚团结》;按罗疃李贵章民国九年谱和李树森谱,对吴永(荣)、丁孝武顺序有修改吴永和丁孝武的排序)




3、二世祖丁孝武

丁孝武(约1775--1848),直隶沧州孟村镇人,回族,八极武学二世祖师,号大枪丁三爷。 丁孝武自幼习武,吴钟晚年云游至孟村镇。吴永与吴钟谈技,知为高人。丁孝武与吴永为好友,吴、丁两家固请,吴钟于乾隆56年(1791年)到孟村镇吴丁二院传授八极拳、六合大枪等技艺。丁孝武与吴永、吴钟毓等成为吴钟入室弟子,得吴钟传授十六年,丁孝武深得六合大枪、八极拳精髓。


丁孝武技艺大成后,在孟村镇开场授徒,衣钵弟子有族人丁怀德、丁占田、丁尚坡及罗疃村李大忠。


丁孝武与师兄吴永共同所教罗疃李大忠,其弟子也得到师姐吴荣的奖掖,由此可见二世祖心胸开阔,友爱无私,对光大八极门楣的无私境界。


丁孝武晚年病重,弟子李大忠侍奉左右,于1848年逝于孟村镇,坟茔至今留存,2007年丁孝武二世祖的各地传人为其树碑立传。


丁孝武德艺双馨,与师姐吴荣、师兄弟吴永、吴鐘毓等授徒不分彼此,有教无类,树立八极拳门孝悌典范,是八极拳门承前启后的一代先贤。


--(传记出处:民国九年罗疃李贵章谱;唐山国术馆李树森罗疃简谱;孟村镇丁清云先生提供《孟村镇丁孝武传人谱系》;再按罗疃李家老谱吴永、丁孝武顺序有修改)




4.二世祖~吴鐘毓


直隶沧州孟村镇人,吴鐘弟子,就学于孟村镇吴丁二院。一世祖吴鐘入室弟子之一。


(传记出处~泊北八极拳谱)




注释----

1、李贵章谱、强瑞清谱、尹良田公后人谱、李树森谱,记载为吴荣(即孟村镇永);李贵章谱、李树森谱记载顺序吴钟传孟村镇吴荣(永)在前,丁孝武在后。李大忠拜师顺序也是吴荣(永)、丁孝武,引荐师王世同(吴永弟子)。李树森谱记载吴钟于乾隆五十六年到孟村镇设场时间。

2、张毓衡谱、张书润谱,记载为吴永。

3、李贵章谱、李树森谱记载,吴钟的弟子----孟村镇吴荣(男,即是吴永)、丁孝武。

4、强瑞清谱、尹家庄尹谱记载,吴钟弟子孟村镇吴荣(吴公讳荣,即吴永)。

5、张毓衡谱记载,吴钟弟子有后庄科独女吴荣和孟村镇吴永。

6、张书润谱记载,吴钟弟子有吴钟女吴荣,孟村镇吴永、吴钟毓。

7、李树森谱记载,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吴钟到孟村镇是吴丁二院,设场授徒。

8、李贵章谱的把计拳即八极拳,应该是口音谐音所致。

9、丁孝武,三爷,有谱误写成丁孝三。

10.吴鐘毓,由泊北张书润谱记载。


(二世祖传略,由鞠长辉编辑整理)


八极武学二世祖师---吴荣、丁孝武、吴永 、吴鐘毓----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