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3历史人物维基翻译(201):塞尔维亚大公武坎
塞尔维亚大公武坎
Vukan, Grand Prince of Serbia
武坎一世(Vukan I, 塞尔维亚西里尔文: Вукан, 希腊文: Βολκάνος)(生卒年: 1050年左右至1112年),是1083年至1112年的塞尔维亚大公。在统治的最初他与他的兄弟马尔科(Marko)共治,控制着内塞尔维亚地区(拉什卡地区(Raška/Rascia))。在他的叔叔杜克利亚国王君士坦丁.博丁(king Constantine Bodin of Duklja)于1101年去世后,武坎成为了最强大的塞尔维亚人领主。他数次击败了东罗马帝国,征服了北马其顿的部分地区。他是以他命名的武坎诺维奇王朝(Vukanović dynasty)的创立者。

武坎
头衔:
塞尔维亚人的大公(Grand Prince of Serbia)
统治时期:1091年至1112年
前任:君士坦丁.博丁
继任:乌洛什一世(Uroš I)
塞尔维亚亲王(Prince of Serbia)(拉什卡统治者)
统治时期:1083年至1091年
前任:佩特里斯拉夫(Petrislav)
继任:乌洛什一世
出生日期:1050年左右
去世日期:1112年(62岁)
家族:武坎诺维奇王朝
父亲:佩特里斯拉夫
宗教信仰:东正教

人物生平

武坎是拉什卡统治者佩特里斯拉夫的长子,佩特里斯拉夫是杜克利亚国王米哈伊洛一世(Mihailo I)与他的第二任希腊妻子所生的儿子。武坎与他的兄弟马尔科在1083年或1084年向杜克利亚国王君士坦丁.博丁宣誓效忠并成为了他在塞尔维亚的从属。马尔科之后就没有出现在历史记载中。波斯尼亚(Bosnia),扎库卢米亚(Zachlumia)与拉什卡这些地区一直都没有彻底合并到杜克利亚王国之中。每个地区都有独自的统治者与统治机构,只不过统治者是杜克利亚王室沃伊斯拉夫耶维奇王朝(Vojislavljević)的成员,他们的头衔是茹潘(Župan)。
1089年,君士坦丁.博丁想要通过支持教宗对抗对立教宗来让教宗将巴尔主教区(bishopric of Bar)提升为巴尔大主教区。下属的主教区(suffragan bishop)则有:科托尔(Kotor),乌尔奇尼(Ulcinj),沙斯(Svač),斯库台(Skadar),德里什特(Drivast),普拉(Pula),拉斯(Ras),波斯尼亚,与特雷比涅(Trebinje)。为了让巴尔主教区提升为大主教区,该教区需要划定更大的区域,包括不从属于教廷的地区——比如都拉齐翁独立主教区(metropolitan of Durazzo)与奥赫里德大主教区(Archbishop of Ochrid)所拥有的地区,这两个教座都从属于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Ecumenical Patriarchate of Constantinople)。巴尔大主教区新划得的地区仅仅是名义上的——教宗的法令只能在承认罗马教会的教堂起作用。让塞尔维亚成为巴尔大主教区的一个下属主教区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该地区的大部分教会都从属于君士坦丁堡,也没有证据表明武坎转而依附罗马教廷。都拉齐翁主教区与奥赫里德大主教区也许会失去对一些海岸地区的控制,杜克利亚王国虽然曾暂时从属于罗马教廷,但杜克利亚王国的内陆地区没有受到影响,而王国的许多海岸地区(尤其是科托尔)也依旧忠于东正教会。
东罗马帝国在1089年至1091年间对杜克利亚发动了军事行动,他们可能成功地第二次将君士坦丁.博丁俘虏。君士坦丁.博丁的亲戚们在王国内爆发了内战,大大削弱了杜克利亚王国的实力,使得内塞尔维亚(拉什卡)得以崛起并脱离杜克利亚独立。武坎统治的拉什卡独立了,波斯尼亚与扎库卢米亚也脱离了杜克利亚王国。在这之前,杜克利亚是塞尔维亚人王国的中心,也是在巴尔干半岛抵抗东罗马帝国的主要力量。而从此之后内塞尔维亚则成为了最强大的塞尔维亚人政权,这个状态延续了整个中世纪。内塞尔维亚(拉什卡)在十二世纪逐渐取代杜克利亚成为对抗东罗马帝国统治的主要力量。君士坦丁.博丁的后继者们被迫承认了东罗马帝国的最高权威,领地也大大缩减,只拥有着杜克利亚与特沃尼亚(Travunia)。
在1091年或1092年,武坎脱离杜克利亚独立,选择了大公(Grand Prince/Veliki Župan)的头衔。他的政权以如今的新帕扎尔(Novi Pazar)为中心。他下属的本地贵族是茹潘(Župan, 管理着茹帕(Župa), 类似于伯国),他们或多或少会独立地管理自己领地的内部事务,但是要宣誓忠于武坎,并在战争中支援他。茹潘们似乎是茹帕的世袭所有者,在杜克利亚获得内塞尔维亚(拉什卡)之前就拥有着这些领地。
1090年左右,武坎开始进攻东罗马帝国的领地,首先是科索沃周边地区。东罗马帝国在最初没办法阻止武坎,因为他们面对着入侵帝国的佩切涅格人(Pecheneg)的严重威胁。在1091年4月29日,东罗马帝国军队在莱沃尼欧战役(Battle of Levounion)击败了佩切涅格人。战胜佩切涅格人后,东罗马帝国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科穆宁(Alexios I Komnenos)得以转而对付塞尔维亚人。
阿莱克修斯一世最初派出的是由都拉齐翁军事长官(strategos)率领的军队,在1092年被武坎击败。现如今皇帝调集了一支更为庞大的军队,亲自率军攻入内塞尔维亚(拉什卡)。武坎派使者向阿莱克修斯一世寻求和平,阿莱克修斯也很快就接受了,因为库曼人(Cuman)又开始劫掠帝国的领土,一直逼近到了阿德里安堡(Adrianople)。阿莱克修斯一世离开后,武坎马上撕毁了和平协议,开始沿瓦尔达尔河(Vardar)扩张,夺取了弗拉涅(Vranje),斯科普里(Skopje)与泰托沃(Tetovo)等城市。在1094年或1095年,阿莱克修斯一世率军与塞尔维亚人会面。武坎与他的茹潘们来到了皇帝的帐篷中请求和平,并将自己的侄子乌洛什一世交给东罗马帝国作人质(在十二世纪塞尔维亚大公经常将亲戚送到东罗马帝国的宫廷中来作为和平协议的人质)。
在此时,塞尔维亚大公国是完全独立的政权——武坎不再是杜克利亚王国的从属,而是独自行动。杜克利亚王国由于内战,没有参与这次塞尔维亚与东罗马帝国的战争。
武坎又一次向南进军,进入了马其顿地区。由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开始了,阿莱克修斯一世没空去管武坎。在1106年武坎向阿莱克修斯表示臣服。
在君士坦丁.博丁于1101年去世后,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多布罗斯拉夫二世(Dobroslav II)继任为杜克利亚国王。君士坦丁.博丁的堂兄弟布拉尼斯拉夫(Branislav)的儿子库查帕尔.布拉尼斯拉夫耶维奇(Kočopar Branislavljević)马上从都拉齐翁来到拉什卡,与武坎结为同盟。他们在1102年成功入侵了杜克利亚。在摩拉查河(river Morača)发生的战役使得多布罗斯拉夫二世被废黜,库查帕尔成为了杜克利亚国王。随后多布罗斯拉夫二世被押送到拉什卡。但库查帕尔的统治是短暂的,因为武坎打算以君士坦丁.博丁的侄子弗拉基米尔二世(Vladimir II)取代他做杜克利亚国王。失去在扎库卢米亚的影响力的库查帕尔娶了扎库卢米亚(或波斯尼亚)的公爵(knez)的女儿。然而,《杜克利亚神父编年史》(Chronicle of the Priest of Duklja)特意提到了在那时扎库卢米亚是由一位班(ban)来统治,而不是由公爵(knez)统治。库查帕尔后来死在了扎库卢米亚的战事中。在库查帕尔死后,武坎让君士坦丁.博丁的侄子弗拉基米尔二世成为了杜克利亚国王,并让他娶了自己的女儿来加强拉什卡与杜克利亚的联系。弗拉基米尔二世于1118年成为了杜克利亚王室斗争的牺牲品,他被君士坦丁.博丁的遗孀巴里的亚昆塔 (Jaquinta of Bari)毒死。亚昆塔随后让她的儿子乔治(Đorđe)成为了杜克利亚国王。
在将杜克利亚王国纳入到自己的影响之下后,武坎在1106年的春天再次入侵了东罗马帝国。他可能想利用诺曼人入侵东罗马帝国的这个时机。在一次战斗中他击败了阿莱克修斯一世的儿子约翰二世.科穆宁(John II Komnenos)。这次战事在1106年11月结束,武坎被迫再次送人质给阿莱克修斯一世来换取和平。在此之后就没有关于武坎的历史记载了。
历史学者们认为武坎在1112年后去世。武坎的继任者是他的侄子乌洛什一世,即他兄弟马尔科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