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韩系车更省油?这些发动机技术是关键
油耗在很多人买车时对购车决定的影响还是非常明显的,一辆车买回去,除了保养,最花钱的地方就是加油了,所以买车还是很有必要注意油耗的。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日系和韩系车相对德系和美系更加节油,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说起日系车省油的技术,大名鼎鼎的VVT不得不提。VVT技术并不是日本车企的原创,1980年由阿尔法罗密欧率先使用;随后,本田在1989年率先使用了具有可变气门升程功能的VVT技术;2001年,宝马的加入进一步普及了VVT技术。
VVT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各大车企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了诸多改造,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VVT技术,比如丰田的VVT-i和本田的VTEC。VVT技术的关键,就是在特定的发动机工况下,通过控制进气门的开启角度和开关时间,来实现控制进气量和进气时机,从而调节气缸爆发压力和残余废气量,实现发动机性能的提升。

如今大规模使用的汽车发动机均为四冲程结构,其运行顺序都是“进气、压缩、燃烧、排气”,当一个发动机吸入的空气越多,发动机的喷油量也就越多,燃料的燃烧效率越高。汽车发动机在吸入空气时,由于流速高,加上空气也是具有质量的,所以进气管中的空气存在惯性,VVT技术正是利用了这个惯性。
VVT技术的本质,就是延迟关闭进气门,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当气缸中的活塞开始进入压缩状态,气缸中的压力就会大于进气管中的压力,空气就会难以进入,因此,VVT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精确的电脑系统根据发动机运行状态来控制进气门关闭的时机。

VVT技术让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大幅度提升,但VVT技术只能控制气门开关的时机,不能控制气门开关时间的长短,对发动机性能的提升十分有限,不过不久前现代汽车集团发布的CVVD技术改变了这一局面。简单来说,同样是开门,VVT技术是让门处于不断的连续开关当中,而CVVD技术是让门开一段时间再关,进气量自然大幅度提高。

现代的CVVD技术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工况对气门的开关持续时间进行调节,500ms时间内可以进行1400步超精密进气门开启状态的调整,最终使得发动机性能提升了4%,尾气排放减少了12%。如果不考虑新技术的可靠性,现代这套CVVD技术还是值得称赞的。
目前的发动机循环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注重节能的阿特金森循环、侧重性能的米勒循环以及二者兼具的奥托循环,不管是哪种循环,其进气门开启的持续时间都已经根据发动机的特性设置好,无法改变,而现代CVVD技术的意义便是打破了这种束缚,使发动机可以在这三种循环当中来回切换。

在车辆匀速行驶的状态下,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较低,此时CVVD技术可将进气门的开启持续时间延长到压缩冲程的中后期,减少压缩时的阻力,降低油耗;而在车辆加速行驶的状态下,发动机需要增加输出功率,此时CVVD技术将在压缩冲程的初期关闭进气门,增大气缸内的压强,提高燃烧效率,从而提升发动机扭矩。
相对欧美国家,日韩国土面积小,资源匮乏,节约资源的观念反映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汽车自然也不例外;而欧美国家更喜欢开快车,对性能的要求更高;不同的国情催生出了各个车系不同的特色。事实上,欧美车企在节油方面也有几把刷子,只是他们的市场不需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