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全球公共资源是重塑治理和建立能够恢复稳定气候经济的第一步 | 绿会走进斯德哥尔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斯德哥尔摩会议标志着环境治理的一个转折点,它奠定了环境法的基础,并促成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成立。在人类环境会议召开五十周年之际,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决议: 已于2022年6月2日至3日,在斯德哥尔摩举办了一场高级别国际会议,名为“斯德哥尔摩+50”。
绿会是联合国环境署认证机构。近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参加了其在6月2日主题为“关于反思全球公共资源是重塑治理和建立能够恢复稳定气候经济的第一步”斯德哥尔摩+50边会活动。现将边会活动要点概述相关情况整理如下,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了解。

图源:斯德哥尔摩+50
考虑到过去50年中科学的发展,社会迫切需要承认并确定全球公域的法律框架。促进这种认识的讨论现在就应该启动。我们需要确定全球共同点,围绕它建立一个新的多边主义,它不会取代领土领域,而是与主权共生。运作良好的地球系统,拥有稳定的气候,我们社会的一切都依赖于此,必须成为这次讨论的中心。
气候变化不仅仅让人担忧,而且是我们社会中的一个结构性问题。解决自然世界中发生的气候问题需要进行概念演变:不可分割的共同利益。
在这个方向上已经有一些例子,例如国际法委员会的最新报告(2021年),将空气空间的概念与不受国家主权约束的无形的、不可分割的、动态浮动气体包层(大气)区分开来,以及葡萄牙气候法(第98/2021号法案)的外交目标是联合国承认稳定气候为人类共同遗产。葡萄牙环境部长杜阿尔特·科尔代罗(Duarte Cordeiro)先生在这次边会活动中提出了这一目标。
促进围绕全球公共资源的广泛讨论是建立任何可能的未来的结构性步骤。

(图源:斯德哥尔摩+50)
【绿讯】是中国绿发会国际部发挥智库功能、为了推动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出的一系列全球环境治理的最新的动态。
文/Maggie 审/Lucy 编/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