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赵盼儿的一句随她吧,说好的姐妹情深成了一场笑话
追《梦华录》追到最新剧集,最让我感动又最喜欢的片段不是赵盼儿跟顾千帆如何你来我往毒舌又彼此互助。
不是赵盼儿为宋引章舍身作誀,引诱周舍,只为求得对方主动写休书。
更加不是赵盼儿与茶汤巷胡老板斗茶伴舞,赢得大家的尊重又释怀过去的场景。
而是三人坐在院子里的长廊亭子,说着怎么合伙开茶坊,三个分工合作时的片段。

第一次是宋引章先提出来的,当时三人正被欧阳旭叫德叔跑去衙门搬救兵,带着厢吏诬告赵盼儿等人敲诈欧阳旭,甚至要当街扒了她们的衣服羞辱一番。
顾千帆回东京遇见几人,三言两语用了激将法,将三人带回了东京,还安排一个三进三出带小院的大宅子给她们。
他叫人买了江南菜,但宋引章吃了一口就说不好吃,三娘本就是做菜高手,当场指出是什么原因。
当时宋引章立马说我想到一个自立的法子,既然三娘做的果子都能让客栈的人这么喜欢,做菜比做果子还要好吃,那不如就开一家酒楼。赵盼儿做掌柜,孙三娘掌厨,她则弹琵琶招揽客人,养活三人肯定没问题。

这时的宋引章没有脑子进水,也非常有主意。
不过这会的赵盼儿下意识就否定了宋引章的主意,说此处人生地不熟,还需慎重考虑,何况当务之急是要拿回夜宴图,必须再去欧阳家。
之后就有了欧阳旭完成不了的三件事,为了躲赵盼儿去西京一事。之后赵盼儿才想着既然对方要躲,那自己就更要留下来。
听到赵盼儿决定留在东京,宋引章立马说自己有周舍赔给她的银钱,她可以拿出来开酒楼。

但赵盼儿又再次否定了宋引章,说她是个不能劳累的灯笼美人,开酒楼不是简单的事,不如做回老本行。
宋引章被否定,没有多想,却想到了这样自己端茶送水也能轻松些。
可以说,宋引章并不是一无是处,她也知道了做酒楼自己是会辛苦些,但她并不在意。不过,既然赵盼儿和孙三娘觉得开茶坊后,那也是极好的。
于是,就有了三人的合伙,取名叫【赵氏茶坊】的茶馆。
顾千帆知道了赵盼儿开了茶馆,他有点生气她自作主张。因为要是高家一旦知道她的存在,那招来的后果,连他也无法护得她周全。
宋引章听陈廉说顾和赵在吵架,就因为顾千帆不同意赵盼儿开茶馆。眼看两人在斗嘴,她误会是顾千帆责骂赵盼儿,立马从厨房跑出来,说这一切都是她的错。
是她跟周舍跑,又是她闹着要脱籍,才让赵盼儿跟欧阳旭提了那个不可能做到的条件,也是她要说留在东京开店的,她请求顾千帆不要怪赵盼儿。
顾千帆走后,孙三娘说快要累死了,但还要把明天要用的果子准备出来。赵盼儿也说三个人忙不过来,得多请一个人。
宋引章说,我也能帮忙。可两人没听见,只顾着自己做事。
宋引章很失落,她想起刚才顾千帆意有所指的话,嘴里说她也想帮忙的,但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直到她想起了自己的身份,或许可以去东京教坊看看,这才有了宋引章当上琵琶教头一事。
当然,赵盼儿对宋引章擅自主张这事很生气,她认为宋引章什么也不懂,不会人情世故。
但宋引章打断了她的话,告诉了她自己送了龙涎香给教坊使,还弹了西州凉,得到了赏识。
所以,你看,不是宋引章不知事,而是赵盼儿不让对方出去面对。就如顾千帆所说,赵盼儿是真把宋引章当女儿养。
可这不是她什么都不愿意告诉宋引章的理由,为何她要主观地认为宋引章什么也不懂也不会呢?
宋引章也是想保护赵盼儿的,她对脱籍这事已经认命,但其他事,她相信赵盼儿能做的,她也能做。
可以说,她的要求就是大家是互相的,而不是只享受保护。
第二次让人感动的地方是三人知道了生意不好的原因,最终赵盼儿采取了孙三娘和宋引章的意见,中和后决定二楼是雅间,一楼还是卖散茶。
三人商量如何做生意,分工合作时其乐融融的场景真的让人觉得太窝心了。
宋引章能勇敢面对曾经和周舍的事,也不怕被人说。尤其是自己的建议还得到了采取,她感受到了参与感。所以,宋引章说出了一辈子姐妹情深,互相扶持永远不嫁人的话。
三人把账算了后,发现当天盈利还不错。宋引章还提出了自己除了弹琵琶也可以帮孙三娘做猫饼子,之后就回房练琴了。
孙三娘本来转身也要走了,但发现赵盼儿的笑不对,又回过头来问她。
这时赵盼儿才说自己是有些喜欢顾千帆了,但又担心对方和欧阳旭一样,加上也是一直未明确过心意,不确定对方如何想。
其实,对于顾千帆和赵盼儿的CP,是真的磕。
但在这里换个角度来想,欧阳旭的事才刚结束多久?三人的茶坊才开起来多久?
这时忙着事业多累,居然还有心思想着儿女私情。
在这里表示不care。
大家都说宋引章没眼力见,明明陈廉,葛招娣,孙三娘都看出了顾千帆和赵盼儿的事,偏偏就宋引章看不出来。
首先陈廉能看出来,在他刚和顾千帆一块时,顾千帆为赵盼儿做的事,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
葛招娣能看出来,是因为她之前遇到的小姐妹,就有着为情郎的表现,跟赵盼儿现在的状态一样。
孙三娘能知道,是当初刚搬进小院时,无意就撞见了顾千帆跟赵盼儿的亲密。
再加上那晚赵盼儿跟孙三娘说过,她是喜欢上了顾千帆,顾千帆对她也有意,就是没有明确态度。
宋引章也撞见过赵盼儿和顾千帆在一起过,但每次两人都是找各种借口。
这时候要怪宋引章没看出?是因为她没有心?
换成了现在,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没区别吧?也有人是真看不出来的,比较直男直女,缺根筋的。
宋引章没见过男女陷入情网时的样子,就算嫁过人,也只是被周舍哄骗过,成亲后就被关在家里,像条狗锁住了宋引章一开始的想法是为了保护赵盼儿,才选择去了教坊。之后被沈如琢遇见,之后就想把对方骗过来。
本来她就因为周舍的事对沈如琢避之如洪水猛兽,第二次主动找对方,也是因为赵盼儿因为顾千帆的事被连累,进了皇城司,为了救赵盼儿,特地去找了沈如琢,也就有了后面发生的事。
这事当然不能怪到赵盼儿身上,但说实话,宋引章之所以会生气,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顾千帆和赵盼儿这事,唯独她是蒙在鼓里的。
所有人都想要赵盼儿跟顾千帆谈恋爱,还希望两人在就好事。
这事上,赵盼儿是做得有点不地道的。
用孙三的话来说,那就是赵盼儿过于要强,总是什么事往自己身上揽,想着自己一个人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好。
孙三娘能点出赵盼儿的心思,也坦然告诉赵盼儿不愿意当应声虫,甚至也说过要不要让引章知道两人的事。
那是两人的关系就一直比跟宋引章好,一直以来有什么事都是共同面对。加上孙三娘性格也是有话说话的,不像宋引章,可能说话也被忽视,或是不被看重,就习惯了把话藏心里。
在对待葛招娣和宋引章这事上,我觉得对葛招娣的态度上,赵盼儿和孙三娘比对宋引章还要好一些。甚至也愿意多一些耐心,跟对方讲道理。
而宋引章呢,赵盼儿除了说女人要自尊自立外,就没其他了。
孙三娘跟宋引章讲道理,还是吼完后觉得自己太凶了,才急匆匆去解释。
要说宋引章没把门,把事往外说,也就葛招娣知道了孙三娘被休,儿子也不愿意要她的事。
但要说伤害大,还不如孙三娘当着顾千帆和陈廉的地面直接说宋引章被周舍骗的事。
当时孙三娘是这样说的,大家都是自己人,又不是不知道你被周舍骗的事,不要不好意思。
也就是说,她认为顾千帆和陈廉都是自己人,那同样的,葛招娣难道不是自己人?
难道顾千帆和陈廉不知道她被抛弃的事?
宋引章当葛招娣是自己人,才会说这事,这事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所以,为何要认为宋引章嘴巴大呢?
知道宋引章的所作所为,赵盼儿要忙着顾千帆的事,没心再去理会宋引章,也不再去关心对方跟沈如琢的事。
知道对方选择了去沈如琢家里,也只是淡淡地说随她吧。
可以理解赵盼儿的心力交瘁,却让人觉得当初三人说好的姐妹情深就是一场笑话。
虽然电视剧是改编的,在原有的历史背景上作些改动。要真按现实说法,三人在东京根本就混不下去。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三人努力为生活为自己,甚至为梦想奋斗的样子真的太美了。
在20集之前,不管是宋引章还是赵盼儿,或是孙三娘,都是智商在线的独立女性。
三人为了茶坊想法子,去改进的样子,真心觉得这剧太好看了。
人美,衣服美,景色也美,还为了事业一路升级打怪。
开的那些挂,也觉得这就是一个爽点。
但后面,全是赵盼儿跟顾千帆甜蜜的恋爱,宋引章也被降智,就不明白,三人专心搞事业不强吗?
宋引章就错得那么理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