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邓晓芒)黑格尔
早些时候读过三联出的《黑格尔》通识读本,比较映像深刻的就是黑格尔的“主奴关系”和他想要创造的一种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之前在读柏林的《马克思》时,书中也提到过黑格尔对马克思的影响,大概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历史的、辩证的那一部分是来自于黑格尔,所谓“历史的进程是环环相扣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替代的,每一历史阶段都是过去相似特点的全新组合。”(大概是这个意思)
“主奴关系”说的是双方在一开始的时候经过斗争确定了主奴关系,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主人享受着奴隶所创造的财富,而不事生产。经过时间的推移,主人对奴隶越发依赖,奴隶越发的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双方的实际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黑格尔的主奴关系让我想到了《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中所说的,压迫者看起来是压迫的一边,是自由的,其实他们是双重性的,他们有着人性化的一部分,但是也有着非人性化的一部分,被压迫者对他们的反抗其实是压迫者自身的解放。
黑格尔的哲学理论有一个特点,他的每一个理论都是“三段论式”的。比如《逻辑学》中的“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存在论中的“存在、无、变易”,本质论中的“差异、对立和矛盾”,概念论中的“主观性”“客观性”“理念”等等,体现的都是“正反合”的三段式
“黑格尔强调,这个终点对起点的返回并不是简单的回复,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回复,是把整个过程的内容包容在内的回复,终点因而就比起点要无比的丰富,整个过程展现为一种从抽象到具体越来越丰富的过程”
我并没有抛弃任何,我决绝地走向另一边,因为我知道我最终还是会回到原点;我是套中人,但我自己解开了自己的大衣;我让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自己的作用,因为我要它为我服务。我是自由的,这就是我心中的自由律。
随便写写,大半夜被搞的鸡犬不宁,有想法以后再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