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校

2023-07-15 03:40 作者:编号也是人  | 我要投稿

不记得上次去初中是什么时候了。倒是整天路过英民,原先是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但后来有个朋友说她初中在英民上的,于是对于英民又生出了不一样的感受。 她毫不吝啬地说“我爱你,我的母校”。“爱”是无私的,是相互的,是不掺杂功利的,所以才显得珍重。我至今未对抗北或二中说过“爱”。我生性谦卑,觉得没有资格去张扬,也是因此,觉得没有什么老师认识我,才不敢回母校看看,渐渐地疏远起来。 对一个物件的喜爱,可能是出于它的资本价值。但是对于一个东西的怀恋, 往往在于它的背后。这东西是个壳子,它包裹着或多或少的人或事。二者相生,没有壳子,一丝不挂的光点只是昙花一现。只有壳子,它没有更高的价值。被笼罩的美丽若隐若现,应该才是所爱之物不可比拟的价值。它或是因为一两个人而在你的脑海中久久不能忘怀,或是某时某刻,糗事好事而记忆深刻。 我们自己经常嘲笑甚至辱骂自己的学校,但我们一定不容许别人来诋毁,我们早已与其结下了羁绊,潜移默化地相互改变着。 我们的言行代表着母校,当别人问起母校如何时,回答地张扬显得积极,回答地客观显得沉稳,回答地卑微显得悲观。不是所有人都会自动筛选出我们所讲的好坏,我们能控制的是自己的答案。 或许只是驿站,住过几年总有满意与不满意,人之常情。几层楼从上往下数可能数不太清,但从下往上数还是清晰的,因为最底层每上一层楼便无比喜悦,但更多的是难以向上,哪怕只是一层。三六九等的划分,总给“老实人”棒槌,渐渐地教育成了投资,没有多少人会投资给一个平日里默默无闻、“半透明”的人,他们显得“不聪明”。在教育上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结果肯定是有的,“压一头”暂且不讲,至少是渐少的资源和无味的牺牲让下层寸步难行。 很明显的,投资上层毕竟是利大于弊的,无论上层是多么富有,多么不缺资源,投资给他们。投资者心无愧疚,至少自己已经给了,到时候发达了,大叫争光,小叫争面。至于牺牲的那一部分某某某,没有几个人知道,也可以理所应当地讲他们本当如此,暗喜当初没有投资那亏本货色。 大环境是如此,怪不得小群落,无数的缩影最终映射的是千年的制度和血脉,利在此,弊也在此。 这里没有罪人,也没有受害者,或者说每个人都是罪人,因为这是大家一起编织的作品;也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因为大家都在无意识地遵循着它。 浩瀚的夜空是漆黑的,但也不阻碍它比白昼更迷人,这里有无尽的想象、有星点的绽放、也有迷惘、有暗响,更有明镜的自省、对黎明的渴望。

学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