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架空或历史战舰设计的动力舱室大小问题
日常浅谈(很水),大致整理一下以前的一些思索,纯属业余爱好者娱乐,不涉及专业内容。
由于时间关系,就简单直接了。放图。


纸面来看比历史船性能优秀。但是如果对比历史船的剖面结构图,就会发现动力舱室明显空间不足,也就是给定功率需要更大的舱室。像上面第二章图对比一下声望就明显可以看到核心区过短,而上一图注意舯部是4主机舱直接并排布局,其实这会有比较大的隐患,并且宽度是否支持如此的布局是有疑问的。



这一型的设计当时已经有考虑主机舱室的大小限制因素,但是现在来看应该仍然存在主机舱室空间不足的问题。其实对比一下历史上一战战巡的核心区分段也能直观感受一下。就两组蒸汽轮机去支持战巡的动力?不过当时确实有考虑主机的空间限制的一些计算。其实很可能是主要采样了二战船的动力舱室相关数值,而应注意二战新舰普遍采用了更高温度压力的蒸汽,所以按道理使用过热蒸汽而不是饱和蒸汽的轮机是能够在相同尺寸重量下实现更大的功率输出的,但是相应可能也需要解决对应的材料腐蚀问题以保证可靠性。所以拿着适合二战船的计算方法去推一战船,在一些方面当然就有很多谬误了。

上图是声望的装甲示意图,容易大致看出动力舱室占用的巨大空间。事实上一战时期没有采用细管燃油锅炉的大型舰,其动力的功重比(功率.shp/动力全重.t)往往达不到20,早期甚至只有10出头,而二战时期战列舰这样规模的船只所使用的动力往往有40以上的功重比了。


上图所示的架空,考虑了主机舱的大小因素,可以看到为了高速性而具有非常大的动力舱室。
最后,简单结合以前自制的算法概览一下个人对近代战舰动力舱室的认知发展历程。





呃....我不知道谁设计了一条干舷为负数的船(-v-)反正算法是没这问题的,我也就临时截个图意思意思,不要在意这些细节(-w-)


具体的计算问题这里就不阐述了,通过内容可以概览,自己先是最简单套用现成固定的一些数据,然后尝试分开对锅炉舱和轮机舱由空间和一些参数来对应重量及输出功率,最后是宏观基于数据库统计得到一个估算。当然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完善。
顺便发一下按个人认知的时间顺序的一些架空实例吧。(水 篇 幅)










最后随便凑个图好了(-w-)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水)了。有想法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