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大讲堂:违规使用医保账户基金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听律网普法大讲堂:违规使用医保账户基金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个人账户基金违法违规使用情形有哪些?骗取医保如何处罚,立案标准是什么,在这里一一给大家解答。
个人账户基金违法违规使用情形有哪些?
1、将本人的医疗保障凭证(个人账户,下同)交由他人冒名使用;
2、利用个人账户基金购买营养保健品、化妆品、生活用品等非医疗物品,以及用于公共卫生费用、体育健身或养生保健等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的消费;
3、将个人账户基金兑换现金或变相提取现金;
4、使用个人账户基金转卖药品、医用耗材非法牟利;
5、勾结定点医药机构利用医疗保障凭证非法获利;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法违规使用个人账户基金的情形。
违法违规使用个人账户基金将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呢?
根据《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将本人的医疗保障凭证交由他人冒名使用;重复享受医疗保障待遇;利用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机会转卖药品,接受返还现金、实物或者获得其他非法利益的,由医疗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造成医疗保障基金损失的,责令退回;属于参保人员的,暂停其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个月至12个月。
个人以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为目的,实施了上述行为之一,造成医疗保障基金损失的;或者使用他人医疗保障凭证冒名就医、购药的;或者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医学证明、会计凭证、电子信息等有关资料或者虚构医药服务项目等方式,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除依照前款规定处理外,还应当由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参保人员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涉嫌违法犯罪的,依照《国家医保局 公安部关于加强查处骗取医保基金案件行刑衔接工作的通知》规定,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公职人员违反医保法律法规骗取医保基金的,依照《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医疗保障部门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医疗保障基金监管中发现问题线索的通知》规定,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
骗医保如何定罪
骗医保定为诈骗罪,诈骗数额较大需要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骗取医保立案标准
诈骗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的,立案追诉标准是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
法律依据
《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