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东周列国志二十四——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邱义戴周天子

2021-10-01 19:10 作者:箫声雨断  | 我要投稿


       屈完再次来到齐营,面见齐桓公。齐桓公对屈完说楚国只要能够按时上贡周天子就可以既往不咎。屈完答应了齐桓公的要求。屈完回到楚国报告给楚成王,一会儿有探子来报,八路军马拔寨后退三十里驻扎在召陵。楚成王派屈完带礼去犒劳八路诸侯,呈表承诺朝贡周天子。

        许国许穆公已亡,世子业即位,史称许僖公。许僖公和大夫百佗带领许军来到召陵。齐桓公听说屈完又来,就命各诸侯排开阵势,军容整齐,鼓声不绝。屈完到达齐营献上礼物。之后齐桓公带着屈完参观军营,只见八国兵马各居一方,绵延十里不绝。齐营鼓声响起,其余七路军营鼓声与之呼应,一时之间鼓声如雷,惊天动地。当晚屈完留宿齐营。第二天齐桓公等八路诸侯与代表楚成王的屈完结盟。双方信守承诺,管仲下令班师回朝。 

  陈大夫辕涛涂和郑大夫申侯听说班师回朝的命令,想到大军路过陈、郑两国,必然是要资助粮食、衣服的,这一项开支两个小国是支撑不了的。于是陈大夫辕涛涂向齐桓公建议回去的时候向东边的诸侯国展示实力,恐吓那些想要造反的不法势力。齐桓公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一会儿郑大夫申侯面见齐桓公揭穿了陈大夫辕涛涂的想法,齐桓公把辕涛涂囚禁了起来,奖赏了郑大夫申侯。陈侯对齐桓公说了不少好话,又托人找关系才请齐桓公放了大夫辕涛涂。之后各路诸侯回国,齐桓公封赏了管仲。楚成王见各路诸侯退兵,命屈完带着礼物给周惠王上贡。周惠王也赏赐了楚国,嘱咐楚国镇守南方,屈完谢恩回国。齐国公孙隰朋也到洛邑向周天子汇报伐楚的情况。

       此次公孙隰朋得知周惠王在他的长子郑和次子带之间的抉择出了问题。原来周惠王长子名郑,是已经去世的王后姜氏所生,后来陈妫被立为王后,王子带就是陈妫所生。王子带擅长阿谀奉承,因此周惠王十分喜爱,就有了废长立幼的想法。公孙隰朋报告给齐桓公这个消息。齐桓公与管仲商议,管仲建议可以乘王子郑还没有被废,召开诸侯大会,让诸侯们都认识王子郑,这样周惠王就不容易废掉王子郑了。齐桓公以为管仲的建议非常好。于是传令各路诸侯,相约首止,再派公孙隰朋到洛邑请王子郑参加诸侯大会。至期,齐、宋、鲁、陈、卫、郑、许、曹八国诸侯齐聚首止,齐桓公迎接周世子郑上座。当晚,周世子郑邀请齐桓公见面,请求齐桓公能够帮助自己,齐桓公答应了周世子郑。这次诸侯大会,八位诸侯轮番为周世子郑进献。齐桓公请周世子郑留在齐国,准备等到立秋再送王子郑回去。

       这边周惠王见世子郑长时间会回来,打听消息得知齐桓公对世子郑极其爱戴,周惠王对此不满意。再加上陈妫和王子带在周惠王耳边总是诽谤世子郑。周惠王决定拉拢郑文公帮助王子带,背叛齐国和楚国交好,削弱齐国的势力范围。郑文公仿佛是受到了天大的荣幸,答应了周惠王的邀请。郑大夫孔叔劝谏郑文公不应该背叛齐国,可是郑文公心意已决,此时大夫申侯建议郑文公坐山观虎斗,看看情况在行动,郑文公觉得有理。齐桓公听说郑文公背盟,齐桓公就要发兵征讨郑国,可是管仲猜到是周天子说服郑文公而导致的背盟的,齐桓公听了管仲的分析才作罢。秋高气爽,齐桓公等七路诸侯送周世子郑回去。郑文公听说齐桓公有讨伐郑国的打算,也没敢明面上和楚国结盟,只是暗地里和楚国有利益关系。

       周惠王二十六年。齐桓公率同盟诸侯讨伐郑国,包围了郑国新密。当时大夫申侯还在楚国,大夫申侯向楚王求救,斗谷於菟想到齐国和许国关系非常,郑国远,许国近,派兵攻打许国那么齐国就一定会去救援,那么郑国之围就解了。楚成王听从了斗谷於菟的建议,派兵把许国包围了。事情果然如斗谷於菟所料,楚军见郑国之围已解就撤兵了。大夫申侯自以为立了不世之功,扬扬得意,希望郑文公能够加以封赏。郑文公没有给大夫申侯丝毫奖赏,大夫申侯心中自然是不乐意。第二年春,齐桓公又带兵攻打郑国。陈大夫辕涛涂记恨大夫申侯告密,写信给郑大夫孔叔,告诉孔叔大夫申侯的种种不义之举,并把齐国讨伐郑国的原因归咎于大夫申侯。孔叔把书信呈给郑文公,同时郑文公也对大夫申侯的举动忍到了极点,命人把大夫申侯杀了。派孔叔带着大夫申侯的首级献给齐桓公,请求齐桓公饶恕,齐桓公要求郑文公亲自过去请罪。郑文公怕齐桓公就派郑世子华去见齐桓公。

  (郑文公有三个儿子,公子华和公子臧是亲兄弟,后又有公子兰。公子兰是公子华的异母弟。郑世子华知道郑文公不仅仅宠爱他一个人,曾经去求叔詹、孔叔出谋划策,只是得到了安分守己的答复,世子华对这个答复很不满意。公子臧性格诡异,喜欢一意孤行。多次被师叔责怪。公子臧告诉世子华受了委屈,因此世子华对叔詹、孔叔、师叔三大夫都心存芥蒂。)

  郑世子华告诉齐桓公郑国之所以背叛齐国是因为叔詹、孔叔、师叔怂恿郑文公,然后请求齐桓公除掉这三个人。齐桓公和管仲看出来郑世子华所想,拒绝了请求。管仲恶心世子华的行为,在世子华回去时在郑国传播世子华坏话。郑文公责怪世子华办事不力,就把他杀了。公子臧看到情况不妙,就出逃他国,在路上被郑文公派的人杀了。后郑文公派孔叔与齐国结盟。

  周惠王二十二年冬,周惠王病重。世子郑怕王后有所动作,先派人到齐国把消息报告给齐桓公。不久,周惠王驾崩。周世子郑秘不发丧,命人快马加鞭通知齐桓公,齐桓公联系宋、鲁、卫、陈、郑、曹、许一共八国诸侯,各自派本国一名大夫去洛邑问安。周世子郑先款待众大夫,然后发丧。众大夫拥立周世子郑即位,史称周襄王。王后与王子带看到事已至此,只好放弃了夺位的想法。

      周襄王要在葵邱封赏八路诸侯。齐桓公和管仲走在路上,二人从周王室的教训中想到齐桓公去世后立谁为君的问题。齐桓公六个儿子都是庶出。其中公子无亏为庶长子,公子昭最为贤德。易牙、竖刁和公子无亏之母长卫姬走的近,多次向齐桓公建议立公子无亏。管仲知道易牙、竖刁不是什么好东西,如果立公子无亏为君,必然会扰乱国政。公子昭是郑姬所生,如果立公子昭为君,既可以结好郑国,又可以守住这分霸业。齐桓公考虑到如果立公子昭为君,怕公子无亏造反。管仲建议把公子昭托付给众诸侯中最贤德的,齐桓公觉得可以。当时宋桓公驾崩,宋世子兹父想让公子目夷即位,公子目夷不接受,世子兹父即位,史称宋襄公。宋襄公身穿丧服去参加大会。齐桓公看在眼里,私下里会见宋襄公,把公子昭托付给宋襄公。众诸侯全部到达,按照礼仪分批排坐。周公孔奉周襄王之命封齐桓公可以见天子不下拜。齐桓公稽首感谢周天子。大会结束后,齐桓公回国。自以为功高无比,大造宫室,座驾服饰都和天子一般。

      另一边,太宰孔从葵邱回周,中途遇见晋献公去参加大会。宰孔告诉晋献公大会已经结束了。晋献公悔恨路上耽误了时间。宰孔告诉晋献公,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齐国已经达到了鼎盛,接下来肯定走的是下坡路,不去参加又如何。晋献公觉得说的有理,驾车回国,中途病发驾崩。晋国大乱……
















东周列国志二十四——盟召陵礼款楚大夫 会葵邱义戴周天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