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四国机制”与中国合作,澳洲有何资格说这话

文/行走斯图卡
最近美国对中国释放了一些“善意”,比如释放孟晚舟,放出商务部长雷蒙多要率CEO代表团访华的风声,国务卿布林肯在给中国的国庆贺电中提到了“希望与中国合作”;主子放出话来了,狗子自然要跟上队形,澳大利亚最近也向中国释放了一些“善意”。
据彭博社10月1日报道称,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TGA)宣布承认中国科兴疫苗,为接种该疫苗的人士入境铺平道路。此前美国政府宣布新的入境政策,变相承认了中国科兴和国药疫苗;澳大利亚果然亦步亦趋,外界认为堪培拉当局此举很可能是为了保住旅游和留学生两大收入来源。
眼下铁矿石价格暴跌,此前澳大利亚一些“砖家媒体”叫嚣“对抗中国经济胁迫的利器”,一下子变成了中国手中的“棋子”,让堪培拉当局意识到自己的经济结构其实非常脆弱,根本无法和中国这种体量级的对手玩经济战。
如果说承认疫苗这个“善意”还带着一些无奈,那么莫里森最近关于“四国机制”的表态就值得玩味了。
据《印度教徒报》等多家印媒报道,莫里森9月30日举行的线上印度记者会期间表示,澳大利亚和印度不寻求遏制中国,“四国机制”的目标不是打造“遏制俱乐部”,而是促进“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他还宣称“中国可以成为四国机制的合作伙伴”。
莫里森幡然醒悟了?并不是,他提到的合作是有前提的,希望中国继续在印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最重要的是“尊重印太地区所有国家”。
这些话是几个意思?首先他要中国“尊重其他国家”,说得中国很霸道似的,潜台词就是要中国放弃“战狼外交”,成为一个“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谦谦君子”;其次,这番话是对印度记者说的,在印度人的固有思维中,一直认为中国“不尊重”印度,理由是“没有将印度视为对手”,莫里森说这番话显然有迎合印度记者口味的意思;最重要的是,莫里森竭力淡化“四国机制”的冷战色彩,是为了说服印度放下心来、全力参与该机制的活动。除此之外,莫里森也有对中国隔空喊话的想法,试图表明自己“无心遏制中国”,希望中国接听他的电话。
“四国机制”实际上是美国主导,用于遏制中国的工具,是美国构建“新冷战”秩序的一部分;“中国可以成为“四方安全对话”合作伙伴”,澳大利亚太把自己当回事,走狗而已,美国点头吗?你有什么资格说这话?
此外,印度长期以来不愿意完全听从美国指挥的原因,外界也普遍认为,印度是“四国机制”中的薄弱环节。
现在莫里森表示“四国机制”并非“遏制联盟”,还假情假意说愿意与中国“合作”,那就是庄公舞剑、意在沛公,跟美国把“白头鹰”打扮成“和平鸽”的套路如出一辙——如果这就是莫里森释放的善意,那我们只能劝一句:省省吧,屁股后面的大尾巴是藏不住的。
中国的态度是明确且一贯的,对于西方某些国家,我们始终是听其言、观其行,中国要的不是一两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莫里森真想恢复与中国的正常经贸往来、拯救岌岌可危的经济数据,就应该用行动证明自己有这个诚意,而不是隔空喊口号,既浪费自己的口水、又浪费我们的表情。
中国给了美国一份“家庭作业”,现在美国知道想跟中国合作,就必须先完成作业;莫里森真想跟中国说上话,赶紧将主子的作业抄一份过来。你们俩做的事大同小异,至于该怎么说,清单上写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