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临终”的梦想(2/1)

2023-03-18 06:00 作者:bili_99540940346  | 我要投稿

在第二课一开始,塔尔老师分享了一个经历:两年前,因为工作压力过大,他病倒了。检查之后在半夜被医生的电话吵醒,并被嘱咐务必立即赶往医院。在去医院的路上,他想象自己可能有了大麻烦,于是就问自己,“如果是临终,我还有什么梦想”。他的答案是“希望能够留下一套完整的积极心理学的课程”,以便后人更好地把这个学问传播出去。如果你看视频,你能够感受到他在讲这个故事到最后说出这个愿望时候的力量!相信这就是信念吧!

题外话,在第二课里我们发现该课程录制时间是2008年,因为塔尔老师推荐了《快乐的学问》(The How of Happiness),作者Sonja Lyubomirsky写该书于同年。他提到这本书,是因为书的作者强调了“合适”这个概念,包括这个课程里面介绍的各种方法,每个读者在自己亲身尝试之后,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而不是被动接受说教。

言归正传,塔尔老师还解释了为什么“积极”在心理学里面如此重要。有学者统计了1967-2000年间的心理学期刊数量,其中关于愤怒的有5500+篇,焦虑41000+,抑郁54000+,然后,关于快乐的,415篇,幸福~2000篇,生活满意度2500+。两者的比例大约是21:1。

再看下面的数据,是不是觉得差距应该更加悬殊:

哈佛大学2004年的调查,47%的哈佛学生在过去一年当中经历过无法正常学习生活的抑郁阶段,比如无法走出宿舍,无法上课学习等等。而相同时间段的美国全国性的调查,13500名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这个比例是45%。以及,这些学生中的94%感觉因为学习,自己压抑和无力。

如果我们接受这些调查的客观性,那么问题已经很大了不是吗?那么为什么要“积极心理学”。塔尔老师给了三个原因。首先就是对于“起作用”的那些案例的研究——积极的,快乐的,幸福的案例,能够让我们更加直接地改善;其次,去除焦虑抑郁,并不意味着直接变地快乐,不焦虑不抑郁不等于快乐;最后,有研究表明,预防紧张焦虑抑郁的最佳方式是关注并且培养积极的情绪和意识。

举一个很接地气的例子,现在很多人都希望赚大钱,那么你是更倾向于了解那些穷困潦倒的人为什么穷困,还是富裕发达的人为什么富裕?就是这个逻辑——聚焦在“起作用”的东西上。


“临终”的梦想(2/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