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原平也有一座赵武灵王庙

2021-09-05 13:07 作者:河南杨凡  | 我要投稿

来源:原平故事 特约作者:张璐


“赵武灵王庙”,我只知道代县赵村有一座,两年前曾去过。后听说原平也有赵武灵王庙,一下引起我的兴趣。


翻阅《原平县志》上面记载:“紫荆山,位于县城东北,苏龙口镇三碰村东南与五台交界处,因山中盛长紫荆条,故名。山麓曾建有赵武灵王庙。”


乾隆《崞县志》载:“紫荆山,东北三十五里,赵武灵王庙在焉。”以山梁为界,一半属于代县,一半属于原平。



正月的一个下午,想去探访一下这座赵武灵王庙。导航山碰村,显示五十公里,一个多小时,驱车出发。当进入皇家庄后,路是想象不到的难走,天阴沉沉的,跟着导航一直向山里前进,开始飘起了雪花,山里山外的气候真是差异太大。两个小时后到达目的地,能见度很低,下车观看四周全是大山,不见村庄,不见人。我正纳闷,怎么这么安静。一边继续往前走,忽然听到狗叫声,也许我的来访打破了平日的繁华或寂静。这时走出来一位大叔,我上前询问赵武灵王庙怎么走。“这天气可不敢上去,会迷路的,好天气也得走三个小时,再说你们找不到路”。大叔的话让我有点失望,但为了安全,只能放弃上山的念头。但还不死心,一直问长问短,加上天气有点冷,大叔好心的让我们进家坐,为了多知道些关于赵武灵王庙的内容,我们跟着大叔走近院子,屋里的大婶听见有人,说:“哪里来的客人?”进屋后大婶热情的给我们倒水,瓜子、花生放到我们面前,山里人的淳朴厚道属实让人感动。



大叔名叫张全军,是村里的养殖户,村子早搬迁了,现在村里只有他一户人家。


“为啥叫山碰村?”


“三座大山中间夹的一个村。”


大叔说山上的庙都不存在了,最早建的龙王庙,后来才建起赵武灵王庙。现在山顶只有几通石碑。很少有人上去,因为路不好走,他放羊时常走。随即大叔给我们讲起了有关紫荆山上“龙王庙”的传说。


传说一:最早准备在章腔沟底建庙,木料都已备好,一天放羊人把羊群赶到沟底饮水,放羊人睡着了,醒来后发现木料不翼而飞,羊群也不见了,急忙顺着羊蹄印找,一直找到紫荆山上,原来三四百只羊把木料驮到山顶,羊全部卧于此地,人们发现紫荆山上有一片树林,树林中间有一片宽敞的空地,很适合建庙,于是决定在此建起了“龙王庙”,并起名此山为“羊驮山”。山上曾经还有神仙洞,和羊驮山背靠背,当时每年有庙会,后来人们嫌“羊驮山”俗气,改名为”紫荆山”。


附近的百姓有句谚语:“紫荆山上发云彩,山下必定要下雨。”可见龙王庙庇佑着这一方水土的百姓。再后来,建起赵武灵王庙,后来被日本人烧毁。



传说二:当时紫荆山上有种红钱树,庙前有一颗松树,又高又粗,两个人一起都抱不住,树形有三层,好像三层楼房一样高。代县某一老财,想占为己有,头一天上山烧香敬纸,祭拜后准备砍掉,第二天带人上山后,看到树上缠着一条红蛇,吓得不敢上前,祈祷一番便带人下山了,可见这条蛇有多大。


传说三:是大叔亲身经历过的故事,他18岁那年,和爷爷一起上山砍“条子”编箩筐。路过龙王庙歇脚时,准备附近再砍一些,他看到一根像椽一样的红钱棒,决定扛回家,刚伸手去搬,一个蛇头站了起来,仔细一看,是一条红蛇,吓得爷爷拉着他就往山下跑,边跑边说“龙王在此”。


传说四:赵家湾的一户老财人家,由于天旱一直没雨,他便拿着绳子上山找龙王爷,上山后拿绳子盘住龙王的脖子说:再不下雨和你拼命。中午时分,果真下起了雨,但这场雨只下在老财家,从房顶的烟囱灌进去,越下越大,直至房屋坍塌,全部淹没,一夜之间家里要啥没啥。村里人都说是他惹怒了龙王爷。


虽然这些故事都来自民间的传说,但充分说明原平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重要基地。有机会我一定要亲自上山看个究竟!


特约摄影 张璐




特约

作者

张璐,70后,繁峙人,现居住于原平。中国著作权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时讯通讯社特约记者,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旅游网原平站站长,忻州市数码摄影家协会会员,原平市摄影协会会员,繁峙摄影协会会员。喜欢用镜头记录生活,留住瞬间。


原平也有一座赵武灵王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