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指路 || 商科那些事儿

关注杏林,获取更多专业介绍~
众所周知,商科类专业(经管专业)一直以来都是热度极高且文理兼招的重点专业,而对于填报志愿的同学和家长们来说,志愿目录上的“工商管理”“金融”“经济学”等专业名称令人眼花缭乱,还不乏各种大类招生的院校使用“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之类的名称(没错就比如我们鸭大),在咨询中也可能得不到很具体的解释,那么下面就结合我所了解的一些资料来总结分析一下商科类的各专业,希望能为学弟学妹们选择专业时提供一些帮助。(长文预警!)
(一)基础课程
无论是大类招生还是具体到某一学科,基本上所有的商科类都对数学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这些数学基础训练有助于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进行数量化分析。同时,虽然不同商科类专业划分较细,但大一大二通常都会涉及一些基础通识,比如微(宏)观经济学、基础的会计学与管理学等,在一些大类招生的培养中就可以以此来寻找自己更感兴趣的方向,进行下一阶段的深入学习。
(二)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因此经济学涉及的学习范围比较广,对于各分支学科的综合知识都要求有一定的了解。
在本科阶段,主要是学习各种经济理论以及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世界中的各种现象背后蕴含的规律与逻辑,打下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同时对于市场、供求等进行一定的计算和模型分析,学会运用相关经济分析工具。
就业方向:通常为科研方向(大学教授、企业的研究岗位),针对某一细分领域继续深造,主要就业方向也通常和研究相关。
(三)工商管理
管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几乎涵盖了所有商科的科目,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工商管理类下分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等十个二级学科,当然有些院校是直接对这些学科进行招生,比如同样是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可能这个学校的同学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另一个学校就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人力资源方向。所以同学和家长需要针对具体院校进行了解和咨询。
工商管理类是部分高校按大类招生的办法,而工商管理就只是单一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宽的学科,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专业方向。比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有很多人说工商管理专业学的很泛很虚也正是因为这种选择的多样性以及什么都学一点但都不精的宽基础,觉得是“万金油”,但也有人掌握综合知识的同时有专精的方向,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管理学类相关课程的评分里,小组任务和presentation(演讲展示)占很高的比重,这对于个人展示和小组合作能力以及外倾性有一定要求,不能怯于展示自己。毕业后与管理相关的职业,也是一直在和人打交道,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
就业方向: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选择就业和读研的都有,进入企事业当管理培训生或者政府机构的行政、文职等方面的岗位都是不错的选择,具体专业方向不同。当然升学读研的比例也很大,本科毕业生显然不能一毕业就进入管理层,出国或者国内读研继续深造也是一种选择。
(四)会计
会计学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会计学与商业管理都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如成本、税务、利润、预算等都是商业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学会整理制作各种报表并以此反映和分析一个公司的收益债务状况,同时还要很好地掌握税法及各种会计标准。不同院校对于会计的一些选修课程安排会有所不同,许多院校和财务管理相关度比较大。另外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考证是必须的,江湖传言“不是在考证就是在去考证的路上”。
这里可能稍微扯点题外话,有人说专科也学会计,985、211也学,未来人工智能发展不用人工做报表,那不会人才市场供大于求找不到工作吗?事实上,会计专业≠学怎么做报表。《财富》500强的企业中,大约有1/3的CEO都做过CFO以及类似的角色。可以说,由CFO接任CEO已经成为一种管理趋势。阿里的张勇就是由CFO晋升为CEO的,而CFO(首席财务官)需要负责财务、会计、投资、融资、投资关系和法律等事务。公司的财务部门、会计部门、信息服务部门等都归CFO管理,这就需要过硬的会计知识基础。以中大管院为例,会计方向的选修涉及国际税收与税务筹划、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国际财务管理……这些课程要求绝非简单机械的报表制作。
就业方向:各大公司的会计部门和审计部门、会计事务所(四大)、政府机关。选择读研深造的也很多,也有很多人读研会选择金融或者管理方向。但会计专业对于实践的要求比较高,比如执业注册会计师需要两年工作经验。
(五)金融
金融学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主要包括四大学术专业领域:银行学、证券学、保险学、信托学。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具体会学习:如何筹集管理现金及各种资产、如何对现有资产进行投资配置、如何确认并使用最适合的方式获得资金。由于涉及到对金融市场各种产品的分析计算和估值,需要学习数学尤其是统计学的课程用以进行数据建模分析,同时在资产管理方面也要求基本的税法知识进行合理规划。
就业方向:企业内部的金融岗位,商业银行,证券、信托、基金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还有投资管理、投资银行和私募等相关工作。当然读研深造也是很多人的选择,尤其是出国或者到国内顶尖大学继续深造。
(六)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类似于管理学与计算机的交叉学科)。本专业主要学习数学、计算机、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生产与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学、国际金融与贸易等管理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定量分析、决策、管理沟通和组织实施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的能力,熟练掌握英语。下分有不同专业比如工业工程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需要注意有的学校更偏向于工学,有的学校则更偏向管理学,在选择院校时需要进一步了解。
具体而言,这个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具有必要的数学、经济学以及计算机应用的基础,能够运用大量商业数据、统计工具和优化方法,并结合企业运营和管理的理论,对管理问题做出定量分析和科学决策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除了读研深造以外,就业可以选择例如人工智能领域的运筹优化、物流和一些科技公司的管理优化、供应链管理等以及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运营管理岗位。
(七)财政学
指研究国家经济收入国库充足,保证国家机构开展工作的经费,维护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满足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开支的需要,是以研究国家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二级经济学科,是财政学专业基础理论学科。经济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分支。是经济学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
财政学研究政府如何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筹集、使用和管理资金。内容包括财政理论、财政制度和财政管理方法。财政学可按财政分配主体分为:以国家财政为研究对象的财政学,以及对各个国家财政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比较财政制度学。课程方面也会涉及到税收、公共经济、金融与会计等知识,要求知识面比较广,而且政治性会比较强,研究本国财政制度的话可能不太适合出国。
就业方向:公务员(财政局、税务工商部门)、税务筹划、对外贸易、高校教师等。
以上是常见的一些商科类的学科,不同院校的一些具体名称可能会有所差别,但通过在官网查找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或者询问学长学姐,我们就可以大致了解所选择的专业研究方向和培养目标。这一点对于大类招生的院校选择非常重要。
以中山大学设置的岭南学院、国际金融学院和管理学院三个商学院为例,岭南学院在志愿目录上叫“经济学类(广州)”,大一通识教育,大一结束后专业分流可选择管理科学、国际商务、金融学、经济学;国际金融学院是“经济学类(珠海)”,大一大二学习公共基础和大类基础课程,大二下学期分流可选择经济学、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大一进行通识教育,大一结束后专业分流可选择工商管理、会计,工商管理又有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会计也有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学习方向。在知道这些之后,应该就能更清晰的了解这个院系并进行选择了。
策划:惠州一中杏林学社
文案:易果
排版:温君南
审核:杏林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