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5.1.1 阶级和民族

2023-10-22 10:37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1960年 仅供学习参考】


1、阶级和民族


  民族联系的特征是极大的稳定性。资产阶级社会学家根据这一点常常企图把民族的联系说成是“自然的”、“天然的”关系,说成是比阶级关系更加本质的关系。但是,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

  首先,民族关系像阶级关系一样,并不是历来如此的。这种关系是长期的历史发展的产物。人们的共同体的形式是和社会制度的特征密切联系着,并且是随着社会制度的特征变化而变化的。在原始公社制度下,人们的共同体的基本形式是氏族和部落。氏族集体的成员和外人不同的主要标志是他们的共同的家系,血缘关系。随着原始公社制度的瓦解,氏族和部落的稳定性逐渐受到破坏,血缘关系的意义降低了。由于一些部落联盟的融合,形成了部族。属于同一个部族的人们彼此已经通过氏族关系联系在一起;它们所固有的共同的特征(共同的语言、地域、文化)具有社会的、历史的渊源。但是部族的统一性是很不稳定的。在奴隶占有制和封建制度下,不可能产生为巩固的地域的统一以及稳定的文化共同性所必不可少的经济生活的统一。只是在资本主义形成的时代,当资本主义消灭了封建的割据,并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市场的时候,才逐渐形成部族转变为民族的必要前提。

  同时,不能像许多资产阶级社会学家那样,把民族的共同性和种族概念混为一谈。种族是根据人们的身体结构的遗传特征来划分的。根据一系列的特征(肤色、头颅形状、头发等等),科学把人类分成为三个基本的种族,欧洲人种(白种)、黑人人种(黑种)、蒙古人种(黄种)。种族的特征和民族的共同性不同,它具有生物的本性,它是由于人类的机体长期适应特定的自然条件而形成的。属于同一种族的有不同的民族。另一方面,一个民族也常常有不同种族特征的人(例如某些拉丁美洲国家的黑人、白人和印第安人)。种族和语言之间也是没有内部联系的。例如在美国,无论对白人或黑人;英语都是国语。因此像“德意志种族”、“盎格鲁撒克逊种族”等诸如此类的概念,都是无稽之谈。种族主义者硬说什么一些种族或民族比另一些种族或民族优秀,“有色”民族在才能方面比不上“白人”,这种论断不仅被科学材料、而且被世界历史的经验所推翻了。历史经验证明,地球上一切民族都能创造文化财富,他们对世界文化的贡献的大小,不是由他们的肤色或头颅形状所决定,而是由他们的历史发展的特点所决定。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1]

  民族的共同性并不能取消民族内部的阶级区别。相反,这种阶级区别渗透到整个民族的生活当中,并把民族分裂成为互相敌对的部分。因此,民族的共同性不仅不排斥阶级对抗,而且如果不估计到阶级对抗,就不能正确地理解民族运动本身。

  另一方面,阶级团结超越了民族界限。美国、德国和法国的资本家,讲的是不同的语言,但是他们由于属于同一阶级而互相接近,这一情况使他们联合起来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工人运动和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样,工人也属于不同的民族和种族,但是,他们首先是无产者,这一事实决定了他们的国际主义利益的共同性,决定了他们的目的和意识形态的共同性。其他差别比起这些共同性来,都变成次要的了。觉悟了的工人懂得,民族纠纷和排挤只会损害工人阶级的国际主义利益,因此,他们反对各种各样的民族歧视和种族歧视。


注:

[1] 《斯大林全集》,1953年人民出版社版,第2卷第294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5.1.1 阶级和民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