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线性二自由度模型对比CarSim模型、运动学模型

2020-09-03 19:41 作者:-DandD-  | 我要投稿

近期想再研究一下车辆动力学模型,先从最简单的运动学模型和线性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开始,对比CarSim模型。仿真结果显示线性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效果好于运动学模型,不过与CarSim模型仍有差距,最大误差超过一米。

仿真结果

输入前轮转角和固定的车速,车辆只有横向运动和横摆两个自由度。

Simulink模型整体

CarSim能观察到的量很多,可以直接观察侧偏角,各轮胎的垂向载荷以及纵横向力。

CarSim模型部分

不过建立的线性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算出的侧偏角与CarSim输出的侧偏角差距较大。可能由于转向时载荷转移,左右两轮载荷差异大,而且即使在小侧偏角范围内,侧偏刚度变化也较大。

前轮侧偏角

之前讲解MPC轨迹跟踪就是用到这种运动学模型,线性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虽然效果有所提高,但是仍不理想,且模型复杂度上升明显。

线性二自由度模型与运动学模型

线性二自由度模型个人见解: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运动与产生形变。车辆内部连个力源:发动机到传动系到车轮,转向系到车轮。轮胎在内部两个力源与外部路面作用下发生形变,产生弹力,弹力作用到车身,改变车身运动。

运动学模型是刚体假设,即轮胎变形微小可忽略不计,或者轮胎刚度为∞。这里线性二自由度模型将两前轮看做一个变形体,两后轮同理,轮胎刚度越大,形变越不明显,越接近运动学模型。建模思路:运动测量量——>轮胎侧偏角——>轮胎侧向力——>运动量,及运动、变形与力三者相互影响,只有横向速度和横摆角速度两个自由度。

轮胎横向力与侧偏角、垂向载荷关系


线性二自由度模型对比CarSim模型、运动学模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