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别出心裁的科普番

2021-02-06 12:52 作者:西木野打牌姬  | 我要投稿

(全文约1500字,阅读约需3分30秒)

这部番的标题,乍一看,像是在讲述某一个学校的社团的日常生活。的确,这部番是一部偏日常的番,但是我最初没有想到的是还会有“玄幻”的一点味道在里面——

起初,神创造天地。万能的神,创造了一切。创造光、水、大地——接下来创造住在那里的生物,动物——虽然是这么想的,但觉得太麻烦于是就委托外包了……?!受到神(客户)的委托创造生物的天地创造社。地面上存在的生物,由天地创造社的设计师们创造出来。这种生物,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呢?这种生物,为什么有这样的生态呢?

接下来的每集剧情,都是以单元剧的形式展开,每一集都会有这样的环节:客户要求“天地创造设计部”(以下简称“设计部”)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生物,而这种生物的要求,就是这种生物的基本特征。而答案并非只有一种,于是就出现了设计部内部成员的“勾心斗角”,准确来说就是集思广益。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最后创造出来的生物也往往不止一种。这给我的一点启示就是,许多事情,尤其是在商业等非完全理科的领域,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也不存在标准的答案,只要是符合基本规律,能说得通的,就都是有道理、有根据的。就像远古时候欧洲大陆的战争一样,一方面,战争带来灾难和伤亡,这是常理;但是另一方面,战争也促进了邦国之间的文化往来,所以看待古时候的战争,我们可以说他好,也可以说不好,没有标准答案。

日常的讨论

而说这部番“别出心裁”,则是因为这部番的科普方式可以说是一种amazing的创新。

以前我也没少看过科普番,比如最近在热播的《工作细胞》,以及零食科普番《粗点心战争》,还有历史科普番《织田肉桂信长》,以及童年时期大家都很喜欢看的《蓝猫淘气三千问》等。这些科普番虽然题材、科普类型都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贴近生活。尽管有些拟人的元素在里面,但是总体来说都是贴近事实,没有过多的玄幻元素。就拿《工作细胞》做例子吧。我们人体内的细胞努力工作,努力维持我们人体内稳态,这是我们体内每天都会重复无数次的事情,而《工作细胞》就把这过程以一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了出来。

但是,到了这部番,就开始“脑洞大开”,把“神明”当做“客户”,把设计部的部员们当做开发商,以一种近乎服务营销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对一种生物的特征进行描述。而服务的一大重要内容就是客户满意度,神明的要求是生物的特征,通过这种“博弈”的过程,一种或多种生物的特征就这样被展现了出来。但是也不是完全的玄幻——因为在每一种动物的剧情完毕后,都会出现真实生活中的生物,也就是说“真实存在的生物图鉴”环节。在这环节,生物的真容会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同时下方也会有两名角色会进一步的讲解。虚实结合,从而达到科普的目的。

第五集的海獭真实图鉴环节

在一开始开放这部番的评分的时候,我发现分数并不高,只有8.7分,这其中有不少人觉得是第三集的“龙”“公鸡”打了擦边球。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过度解读,因为我国的版图像公鸡,这只是我们的一种形象记忆,并不能说我们的版图就是一只大公鸡,就像我家乡广东版图像一个大象头一样,不能因为某个人把大象画的很丑就说“这个人看不起广东人”一样。那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不错,龙是我们的国家象征,但是在西方世界,龙却是邪恶的象征(很多影片也有龙的形象,这一点相信大家都很清楚),而在日本国内则是相对中立的存在。有这种反应,很正常,但是过度解读,大可不必。当然就像我上文说的“各有各的看法”,我可以这么认为,但是如果部分朋友真有这根“敏感神经”,也是一种爱国体现,那倒无可厚非。

题材新颖,剧情巧妙,同时还能“扫盲”——就我而言,很多动物的特征我居然是第一次知道,比如第四集中“蝙蝠是马类动物”我之前都是不知道的。这就是这部番魅力所在。也希望接下来剩下的几集,我还能学到更多我所不知道的东西。

别出心裁的科普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