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食恶果?日本继海豚搁浅、鱿鱼死亡事件后,又死了1.8亿粒扇贝

最近日本人的脑袋得嗡嗡的,自从日本的“卧龙凤雏“在上个月中旬运行核污水排海设备后,日本就开始接二连三地出事:
三天前,日本千叶县房总半岛海岸32只海豚搁浅,最后获救29只海豚,三只海豚死亡;上个月,日本新潟县附近海岸出现数百万只死亡鱿鱼;禽流感来袭,日本又紧急扑杀了1700万只鸡。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两天,日本能取湖内的1.8粒幼扇贝集体死亡,据统计,相当于总产量的90%,造成了3658万RMB的损失。
这让人不禁产生疑问,这次发生的扇贝集体死亡事件是否也和其他海洋生物死亡或搁浅事件一样,与排放核污水有关?


分析这次日本扇贝大量死亡的原因
扇贝作为一种典型的冷水贝类,对于水温的适应范围相对比较小。当水温过高时,扇贝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其生长和存活。
据统计,今年4月份日本能取湖水温较往年同期高出1-2℃,达到了18℃左右,而这个温度已经接近了扇贝的极限范围。因此,水温过高可能是扇贝大量死亡的原因之一。

扇贝是底栖生物,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往往与周围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然而,日本海岸线沿岸的一些地区近年来出现了底栖动物过度捕捞的情况。
这种情况导致了底栖生物的数量急剧减少,从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过度捕捞可能也是扇贝大量死亡的原因之一。

核污水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也有可能造成扇贝大量死亡。这些有害物质的排放,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使水中的生物受到影响。
据报道,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从福岛核电站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已经在海洋中传播了近10年,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因此,水体污染也可能是扇贝大量死亡的原因之一。


扇贝养殖需要在水中投喂饲料,如果饲料受到了污染,就会对扇贝的生长和存活产生不良影响。
据报道,近年来日本养殖业的化学合成饲料使用量逐年增加,尤其是添加剂的使用比例更是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这可能会导致饲料污染,从而影响扇贝的生长和存活。

海洋动物死亡或搁浅事件是否跟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排放有关?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后,大量核污水被排放进入海洋导致了严重的水体污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污染物质不断传播扩散,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生物造成了长期的影响。
因此,有一些人怀疑,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排放是否与日本扇贝大量死亡的事件有关。

根据现有的数据和专家的调查分析,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表明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排放导致了日本扇贝的大量死亡。
尽管如此,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排放还是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不论是否与日本扇贝大量死亡有关,排放核废水的行为都应该受到高度关注和严格监管。

核污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核污水的排放对于海洋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首先,核污水会导致水质污染,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尽管日本政府声称排放后的核废水已经处理过,但是很多科学家和环保组织都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这种处理方式并不能真正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并可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进一步的危害。
其次,核污水排放还可能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海洋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了各种生物,如鱼类、海洋哺乳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这些生物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网。而核污水的排放可能会对这个生态网造成重大的破坏。
最后,核污水排放还可能导致海洋中的生物堆积了放射性物质,从而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安全。比如,吃了海里的生物可能会摄入放射性物质,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核污水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核污染可能会导致海洋生物的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它们的特征发生变化,甚至会导致它们的死亡。
对生物造成直接伤害。核污染的放射性物质可能会直接伤害海洋生物,影响它们的生长和繁殖能力。
影响海洋食物链。核污染可能会导致食物链中的海洋生物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最后
日本核污水排放对于海洋环境、海洋生物和人类都有不可避免的影响。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核污染并不是一个特定国家所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除了谴责,我们还能做点什么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