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吴昊周游列国志——苏瓦

2023-04-17 17:08 作者:吴昊的分享  | 我要投稿


话说自己在菲律宾找到斐济的工作之后,大为欣喜,三天之后,便中转香港,直扑斐济共和国。现在想来,自己的举动其实是值得商榷的,毕竟大老远的,自己不和家人打一声招呼就径直扑向这个小岛,未免过于鲁莽了。但只怪年少轻狂吧,自己也并没有多想,就这么出发了。

斐济有两个城市拥有通向外界的机场,一个叫苏瓦,一个叫纳迪,前者你可以理解为斐济的政治中心,那么后者就是经济中心了。虽然两个城市都通国际航班,但是苏瓦一般只飞其他南太平洋兄弟国家,比如汤加,萨摩亚,等等,而纳迪则通一些国际空港,包括新加坡,香港,吉隆坡等等。斐济有3%的国民都是华人,所以他们也鼓励中国人前来旅游,从香港往返纳迪的航班只需要5000元左右,几乎是白菜价了。除了华人以外,这里的印度裔也比较多,大约占30%左右。我刚出纳迪机场的时候,居然看到周边有印度人修建的佛塔!看来印度人和中国人一样,也是全世界铺天盖地的啊。

虽说在纳迪,但是也不用太担心,机场是有通往苏瓦的接驳车的,价格大约7美元左右。大约6小时左右,车就来到苏瓦市区了。前来接我的是一个三口之家——这是一个微型家族企业。他爸爸是当地唯一的华人太平绅士,妈妈是《斐济日报》(Fiji Daily)的总经理,他们两人很早就从国内来到斐济,儿子上的也是这边的南太平洋大学。由于整个岛上有3万华人,而斐济日报是当地唯一的华人刊物,所以办好报刊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据老板娘说,我们的报刊常年不赚不赔,但是我们愿意坚持做下去,比起经济利益,我们更看重报刊的社会效益。让我感到很欣慰的是,中国驻斐大使对这份报刊同样厚爱有加,他们当年如果赔本的话,使馆会补贴他们各种费用,直到家族企业扭亏为盈为止。

他们招募了三个中国人和一个斐济人(包括我),斐济人拿的工资最低,一个月才1200元,但是他乐意做这份工作,因为他的工资在当地算高的,而且他每天联系几个广告公司,做得也听有成就感。我们四个人中,工资最高的是一个来自中传媒的女孩,她舅舅帮她在斐济租了一间公寓,所以生活上倒是不用愁,她来这里主要是积累经验。由于她的英语说的最好,所以关于每天翻译斐济的各大主流新闻网(斐济村,斐济新闻等等)都是她在主持,我和另一个女孩则更多地在做编辑,校对和排版的工作。当然,我们斐济日报也有公众号,每周多多少少也会写一些在这里的生活体会。

说说自己在苏瓦的几个有趣的事情吧!首先,很不幸地,自己刚放下行李,不到两个小时,就被几个斐济(有两个女孩来自)的社会青年围殴了。比起毛里求斯那个把我骗进丛林中的少年,他们则显得更加有组织性。他们首先用酒把我灌醉,等我逐渐失去战斗力之后,便开始把我放倒——唯一让我觉得有道义的一点是,他们把我的钱和手机偷走之后,把护照扔给我了。自己想用石子砸他们,又害怕他们集体报复,无奈之下只有作罢。

然后就是,斐济与国内的交往是非常密切的,我来苏瓦第二天之后,便参加了“郑和号”巡洋舰抵达苏瓦港的欢迎仪式。我比较喜欢报社活动的一个原因,也是可以参加许多有趣的活动(我日后在泰国做东盟经济导报编辑的时候,也参加过许多类似这样的活动,自己觉得确实是受益匪浅)。当天晚上,使馆馆长,斐济总理和我们这些记者一起吃中餐,庆祝新年的到来。总理姆拜尼马拉马盛赞了中国的强大和对外交流的决心,同时我也近距离地感受到中餐在斐济领导人心中是多么受欢迎!节日那天,餐厅发布惊爆价,只要14.5斐元便可以享受到丰盛的自助中餐。能在南太平洋小岛吃到故乡的食物,我们也感到很欣慰!

最后,斐济应该算得上是南太平洋25国中最好的。我们公司的工作地点在苏瓦的Sports City,这是南太平洋少有的办公楼集群的地方。它的附近还有一个标准游泳池,由于是对公众开放的,所以月卡价格也很便宜,只要几百元。我自己平常工作完后,便在这里锻炼身体。南太平洋大学是横跨12个太平洋国家,3个校区的综合性大学——有时候上个学期要在一个国家上课,下个学期就要飞到另一个国家上课了。他们的主校区就在苏瓦,我自己游历了整个校园,发现自己就像是在森林里面漫步一样,主教学楼非常现代化,而由于有着大自然的点缀,整个校园的环境也非常美丽。

创办斐济日报的一家人看似在苏瓦混得风生水起,实际上生活是非常朴素的——每天就只吃几块肉,几片白菜叶子和一碗米饭。我想,在这么艰苦的生活环境下,可以坚持下来做传媒事业,实在是不简单!

吴昊周游列国志——苏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