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及应用》(第贰章)组织及其绩效影响因素

(二)组织及其绩效影响因素
组织及其功能
(了解组织特征及组织构成要素,掌握组织的产生原因、功能与运作的机理)
组织特征及组织构成要素:
有一群人(组织成员)
有明确目标(组织目标)
有系统化的结构(组织结构)
组织的形成:
合作意愿:人们的合作意愿是形成构成组织所必需的一群人的必要条件之一
共同目标:组织形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组织成员就组织目标达成共识
顺畅沟通:潜在合作者之间能否进行顺畅的沟通,以及是否能够通过沟通就组织的目的、目标和组织规范达成共识,也是组织最后是否能够诞生的充要条件之一
组织的功能:
在于克服个人力量的局限性,实现靠个人力量无法实现或难以有效实现的目标
组织运作的机理:
功能:个人无法独立完成、共同努力,
手段:通过分工、取长补短,协作、团结力量
前提:组织成员能力互补,组织成员志同道合
机制:组织成员双向选择、自由组合
组织环境的构成
(了解组织环境的构成因素并能运用各种环境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组织绩效的因素及组织环境。)
组织环境的构成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影响
一般环境因素(PEST分析法):
一般环境因素分析法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法律等方面的因素
(1) 政治环境因素:对一般组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区政局的稳定性和政府对各类组织或活动的态度上。
(2) 经济环境因素:主要通过对各类组织组织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的获得方式、价格水准和市场需求结构的作用来影响各类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3) 社会环境因素:任何组织的行为都不能不考虑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影响。
(4) 科技环境因素:不同的技术和技术过程要求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任务环境因素:
对大多数组织而言,任务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资源供应者、服务对象、竞争者、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1) 资源供应者:一旦主要的资源供应者发生问题,就会导致整个组织运转的减缓或中止
(2) 服务对象:一个组织失去了服务对象,该组织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基础
(3) 竞争者:竞争者之间不是相互争夺资源,就是相互争夺服务对象,没有一个组织可以忽略竞争,否则就会付出代价
(4) 政府管理部门: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一方面会增加组织的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则会限制组织的选择余地
(5) 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通过社会的影响力向组织施压
组织环境的分类:
根据环境的变化程度复杂程度和可以分为动态环境、稳定环境、复杂环境和简单环境。

外部环境的管理(经营条件):
管理环境是困难的,但又是可能的
(1) 外部环境因素管理的一般步骤:我们首先要随时随地利用各种渠道与方法认识、了解、掌握环境
(2) 外部环境因素的管理方法:对于一般环境因素,主要是主动了解和适应它,在微观环境上,组织可以主动地改变自己,变被动为主动。
组织文化及其影响
(了解组织文化的定义及特点,理解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组织文化的内涵(定义):
组织文化实际上是指组织的共同观念系统,是一种存在于组织成员之中的共同理解,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组织成员的思维和行为施加影响。
组织文化的特点:
(1) 客观性:在组织文化的形成过程中,组织创始人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组织文化的产生和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 个异性:一个组织的文化好坏,取决于该组织的文化是否有助于该组织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任何组织的组织文化都有其鲜明的个性,所有的组织都有其特定的组织文化,但其文化对组织成员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3) 民族性:组织文化也必然带有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
(4) 稳定性:组织文化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
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组织文化之所以能对管理产生重大影响,是因为它建立了在这个组织中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的规范
组织文化的管理:
有一个清楚的文化理念体系是一个组织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1) 组织文化的建立:对内部环境的管理,首先是要加强对组织成员的教育,倡导良好的组织文化的形成。组织要有意识地去引导良好的组织文化的形成。
(2) 组织文化的改变:短期而言,组织文化是稳定不变的,管理人员只能去认同它并在管理工作中适应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