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943年7月苏军对“虎”式的报告(其二)

2019-10-05 10:31 作者:冬季風暴  | 我要投稿

题图:摄于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伊万·安德烈耶维奇·舍夫索夫(Иван Андреевич Шевцов)上尉与被他的车组击毁的“虎”式坦克合影。舍夫索夫当时是第9坦克军第95坦克旅第142坦克营的一名连长,1943年7月15日,舍夫索夫与他的坦克连带着步兵,作为攻势前锋,最先攻入小阿尔汉格尔斯克(Малоархангельск)火车站,并在援军到来前坚守了4个小时,期间,舍夫索夫虽然负伤,但他仍然坚持着战斗,继续指挥他的部队。在这一战中,舍夫索夫车组击毁3辆轻、中型德军坦克,1辆“虎”式坦克及3门反坦克炮,他的部队给德军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及装备损失。由于在此战中的英勇表现,舍夫索夫于1943年8月27日荣膺“苏联英雄”称号及列宁勋章。


之前,我曾翻译过一篇与苏军对“虎”式作战策略相关的1943年7月21日的苏军档案,来作为《沉重的战利品 —— 东线被俘“虎“式沉浮录》系列的补充。

而本文则是1943年7月28日的又一份对“虎”式作战策略。时隔一周,这份档案呈现出的信息也有所不同。

德军将“虎”式坦克投入作战时所呈现出的特点:

1、贝尔哥罗德地区的战斗表明,面对火炮、反坦克步兵以及坦克歼击车的攻击时,“虎”式坦克将会变得脆弱,尤其在近距离的战斗中,这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对付“虎”式最有效的办法是使用76mm(或更小的口径)的火炮,在500米或是更近的距离上,打击“虎”式的侧面,如果是伏击,效果会更好。

注:若使用85mm防空高炮(85-мм зенитная пушка),可以在1450m的距离上击穿“虎”式侧面,在1000m的距离上击穿车体前装甲。

2、在进攻作战中,除了使用“虎”式去支援步兵外,德军还将其用作突破车辆。

在战斗中,“虎”式以5-10辆的小群体规模结群战斗,并与战斗工兵、步兵、炮兵,尤其是“费迪南”重型坦克歼击车、一群冲锋枪手及反坦克掷弹兵紧密协作。有时候,“虎”式也会作为大型装甲单位的一部分,在前线作战。

注:“虎”式坦克是重装甲营的一部分。

3、经一系列的炮火支援及空袭并突破防线后,在空中部队的支援下,“虎”式将与步兵、战斗工兵和炮兵结群排成纵队投入作战。几乎所有“虎”式单位都会与自行火炮协同作战,其比例为1:3。

4、防线上的“虎”式如同楔子,可对我军一些远距离作战的单位(机枪点或迫击炮阵地等)进行压制,并阻止我军步兵的进一步推进。

“虎”式部队后方紧跟着支援部队。当我军坦克部队因德军坦克歼击车而遭受损失时,“虎”式后面的那些支援部队将会开始向前推进并与我军反坦克部队接战,与此同时,我军的远距离作战单位也将德军突击炮及迫击炮摧毁。

扫清障碍之后,德军车辆将按指定方向往前推进。

5、粉碎我军主防线的抵抗之后,“虎”式将会沿主攻方向继续推进,乘胜追击。载着步兵的轻型及中型坦克作为第二波攻势,将会紧跟“虎”式步伐,通过其在防线上凿开的通道投入战场。

德军也通常在侧翼上使用类似组织的“虎”式单位进行突破。

6、为了对我军防线上的防御部队进行有效地战斗侦察时,前线上的“虎”式将利用地形优势,只露出炮塔,通过嘲讽引诱我军缺乏经验的坦克手和炮兵对其开火,在侦察出我军的火力点或坦克的位置时,“虎”式将在1500m-2000m的距离上反击我军火力点或坦克。

“虎”式会与侦察飞机共同行动,由此他们就能对侦察到的目标信息(我军的坦克与炮兵)进行交换。

总结:

为确保我军能有效地防御“虎”式坦克,必须做到:

a)只在有效射程内与“虎”式交战,避免过早开火,以免在德军车辆靠近前暴露自己的位置;

b)考虑到德军对“虎”式的使用特点,建议在预判的德军主攻方向上布置机动反坦克单位(伏击阵地或火力口袋等),这些单位应做好伪装工作,决不应过早地暴露他们所在的位置。

c)为了确保对反坦克部队的支援,应当提前为其准备好坦克歼击车及迫击炮组,以便这些单位在战斗中能紧密协作。

d)在攻击德军的“虎”式及伴随“虎”式的自行火炮时,我军坦克及炮兵的火力应集中在“虎”式上,因为在缺乏“虎”式支援的情况下,德军的轻型及中型坦克是不会对我军防线发起进攻的。

档案原文



1943年7月苏军对“虎”式的报告(其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