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历史

2022-11-23 00:34 作者:橙子辅导  | 我要投稿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数字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17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本课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2.本课包括三个子目。第一子目是“历代户籍制度演变”,第二子目是“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第三子目是“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古代的户籍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户籍制度,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赋役征发与财政,而且关系到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户籍制度的实行可以让国家对基层的人口数量、户数等有所掌握。但现实管理的延伸甚至包括户籍本身都要要依靠基层组织来实现,因此基层组织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立足点。实际上,乡里制度也是户籍制度的重要补充,它使历代王朝实现了对乡村民众和乡村社会的控制,并将其纳入王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体系当中。所以这三部分内容是互为表里。

3.因为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的发展直接影响了户籍制度的演变,因此本课内容和上一个单元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有密切的因果关联。

【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一的学习中对古代社会基本的行政制度的演变、以及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的演变也有有基本了解,同时也已经在上一单元学习过《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了,在此基础上,知识储备相对牢固。

【教学目标】

1. 以任务驱动,通过史料梳理中国古代社会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通过知识网络的构建了解其为保证封建政府赋役征发所起到的作用。

2. 以任务驱动,结合文字和图片等多种类型的史料梳理中国古代社会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的演变历程,认识其功能、特点。

3.以任务驱动,结合文字和图片等多类型史料得出古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的主体和主要手段。

4.能将纲要知识和选择性必修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认识到,随着封建社会赋役制度的改革和生产力的发展,封建政府对百姓人生控制越来越松懈,基层制度也走向规范和简便。同时政府的救济功能以及民间的慈善组织也不断完善。

【教学重点】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和基层管理制度。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不断演变的背景。户籍制度、基层管理组织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历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