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S-7研制过程的一些思考

正文大致已经完成。正在漫天修稿以配合β站婶盒标准。
有一些有意思的细节和背景我觉得单独拎出来说比较有意思。非常体现酥莲当时的很多“特色”。
IS-4的阴影
IS-4实际上是一辆货真价实的二战坦克,除了ZK转向机和炮塔旋转地板之外,少有什么先进的地方。即使是在评估中击败了IS-6,也证明不了IS-4有多优秀。
空车重量就接近60吨,750马力的V-12发动机不算太糟糕,但是传动和行走机构都很糟糕。变速箱体积太小了,而且制造工艺非常惨烈(车里雅宾斯克特色),负重轮直接用的IS-2的小轮子,走起来跟毛毛虫一样。
IS-4在库宾卡标准的1000km路试结束之前,主减速器、负重轮、诱导轮轴承、发动机油泵、 刹车盘、变速箱、液压换档辅助装置全挂了。尽管如此,IS-4还是在1946年被仓促入役,服役后于1947和1948年两次返厂进行修改,直至1949年时任装甲兵和机械化部队司令员S.博格丹诺夫叫停了各种改进,要求专注品控。最后一批IS-4是在1951年出厂的全新IS-4M,而之前的所有IS-4都被改装为IS-4M规格。
有理由相信IS-4这个又长又臭的无限修车历史给了军方严重的心理阴影。车里雅宾斯克修车修吐了,军方也用吐了。IS-7的动力系统其实比起IS-4要胜出太多,不管是性能还是可靠性。
然而,1947型IS-7重达68吨,而且4号车在军方参与的跨部门测试里也拉了闸。
三方扯皮
LKZ、100厂在全程都是抱着极大的热情的,甚至科京不惜到处奔走写信求爷爷告姥姥,光为了给IS-7弄发动机,就前后霍霍了77、500和800三个厂子,各种其他子系统牵涉到的研究院、设计局更是不计其数。
政府方面也是非常用心,首先就是几乎全程“主导”整个计划的运输机械工程部,两任部长马雷舍夫和诺先科都对IS-7项目非常关注,国防部下辖的装甲兵总局和炮兵总局也非常配合。
然而,尽管工厂和政府非常上头,军方是另一幅态度。先是以性能有变为理由拒绝测试,然后被国防部施压必须开始测试之后又找茬一般要求工厂说明每个改动的详细介绍,测完了之后又给工厂提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指标——又是要发动机能跑满300小时(运输机械工程部的要求是150小时+2000km),又是1948年要15辆IS-7(时间仅剩半年不到)、49年要50辆。
就,我看完我自己脑子里就俩字:混账。
人脉交织
我很早就说科京是官场高手,玩的是人脉,其实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设计师,而更像是一个技术官僚。但是人脉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有用的。
科京任命沙什穆林为1947型IS-7的设计师,确实沙什穆林是最好的人选,但是未见得所有人都服科京的管理。早前提交257方案的伊萨科夫在坐冷板凳,SKB-2的boss杜霍夫本身就跟科京不对付,然后此时一个在车里雅宾斯克给IS-4擦屁股的焦头烂额的自行火炮专业户却暗暗搓出了279工程最早的样子。这个巨佬叫特洛亚诺夫。
IS-7的主炮S-70是基于一个落选的加农炮型号S-69设计的,虽然S-69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是性能仍然略输M-46。然而本身92厂和172厂就有一定的竞争关系,选用92厂的血脉可能更多还是估计格拉宾的颜面。无独有偶,后来基于M-46改的坦克炮M-65,真的比S-70强了不少。
科京托关系找的OKB-15给IS-7做机枪,上来就施皮塔尼全家桶安排得明明白白,也完全不考虑施卡斯机枪到底适不适合坦克用。倒是14.5mm的KPSh这个机枪没有太多具体细节。施卡斯的问题不光是不通用普通54R弹药,而且在高热的坦克里面,枪管冷却也是大问题——这玩意儿射速1800rpm……
工艺和品控
一般认为苏联在二战期间和冷战早期的冶金工业都是比较偏科的,强焊接而弱铸造,但是事实证明起码在IS-7上,复杂装甲构型的焊接仍然是大难题。(其实IS-3也已经体现过了)
47型IS-7铸造的脑壳和屁股都被点名投诉有问题,5号靶车的测试里面更是直接把铸造的车底都打掉了。
对的,带着轮子一起从车体上掉下来了。不光是焊接有问题,车底本身也变形。
参与跨部门测试的47型IS-7的4号车,在1843km处动力系统就几乎快散架了,而此前的1号车在工厂测试里跑了2500km,2号车在运输机械工程部的部级测试里跑了2000km都没什么大的故障。抛开对军方的试车员的恶意揣测,咱们只能认为是品控不佳。
咱们是不是还得谢谢库宾卡把3号车当文物留了下来。
是终点但也是起点
IS-7从257到260,再到46和47两版,四次迭代,每次都加入了许多新的设计,一点点一步步慢慢地告别IS-6的胚子,以及二战坦克。渐行渐远。
应当说苏联是强设计而弱制造。设计师能给出很多绝妙的构思,而工厂却根本无法实现,或者以非常恶劣的方式勉强实现。事物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是再天才如沙什穆林,他的设计再精巧,工厂克服不了的加工精度和材料工艺难题,KV-13的时候坑了他,IS-7还是继续坑。
但是从积极的方向上看,很多IS-7种下的苗,后来都在其他坦克自行火炮上长成大树、结下了果。比如电动尾舱弹药架,电动推弹器,自动装表的主炮火控,炮镜上反稳像,发动机进气自动除尘,等等等等。
从这个角度看,IS-7项目虽死犹生,也足够名垂青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