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追凶 同人 苦行 第六十章 一
第六十章
“谁能真正永远地掩盖住本来存在的东西?”
今天对周巡来讲有点特别。
那就是他记忆里似乎从来都没有哪一天感觉这么顺利过。
顺利得特别不真实。
他坐在办公桌后,掐了自己大腿一下。
疼。
并不是做梦。
但问题是这十好几年的经历告诉他,他这工作就应该是充满了艰险、责难和失望的。
这一顺利看起来特别不对。
早上李磊就一头扎进他办公室,告诉他那号码不能用常规技术定位,但是,他可以在接下来的48小时不停探测手机卡获取信号的基站信息,然后运行他写的算法推测起伪基址轨迹。整个过程大概两天半,然后他就能给周巡一个大体范围。
不能定位这事儿周巡有心理准备——如果一下子能定位上了,那不是弄错了就是个坑。
所以这其实是个好消息。
考虑到三天后他就能把关宏峰堵在哪个他忽略的角落,这七十二小时并不算漫长,而且相当的值得。
紧接着汪苗就来了个电话,报告说那大脑袋在内网上找到了。
犯罪记录表明,该人名叫章庆,男,出生于1978年3月7日,系黑龙江漠河人,曾任津港第一看守所监管人员,2006年因殴打被监管人致残获刑五年。后因揭发检举立功表现于2009年提前出狱。刑满释放后因无固定居所行踪成谜。
“那这章庆在哪儿服的刑?”周巡皱着眉问。
虽然并不是在长丰辖区,但是海港那边的情况他又不是不知道。之前尝试袭击扮作关宏峰的关宏宇的孙进和王海龙都是津港市监狱的刑满释放人员,而关宏宇又在津港一看被刺。这是怎么着?他们形成一个产业链了是吗?
“长春市劳改支队。他不是津港系统的吗,所以特地调整到了外地,免生事端。”汪苗解释道。
那关联在哪儿呢?周巡手指头绕着头发,沉思着。并不是在一个地区,难道是在章庆进去之前就跟他们建立了联系?
“汪儿,把章庆的人际关系往深里挖一挖,出事儿前的也不能放过。等会儿,他减刑了?”周巡知道孙进是减刑了,王海龙他依稀记得赵馨诚说过似乎也有减刑——回头还得跟老赵核实一下。
这是巧合?
“减刑,揭发同监舍一抢劫严重伤害的——其实那还是一强奸杀人犯,就是那受害者尸体沉水库里了,案子一直没发。章庆呢,本来进去之前也没什么不良记录,再加上有立功表现,直接减了十八个月。这事儿没多久他就出来了。据他原来的同事说他曾经回津港一段时间,后来又消失了。他这事儿吧,同事还是挺能理解的。毕竟他们那活儿,咳,太压抑。所以他刚出来那会儿大家还想着能帮点忙就帮一下。不过看起来他自己找到饭辙了。”
生活在相似环境下,狱警和刑警都是直接面对人性最阴暗的那一面,时间长了心理变态一点不奇怪。对此汪苗挺能理解的。有时候他在审讯室里面对着死不悔改又狂又坏的那种,他都想饱以老拳。章庆的前半段人生,说实话,汪苗觉得相当熟悉。而章庆的这后半段,那可真让汪苗脊背发凉。
行差踏错,他就可能成为第二个章庆。
“知道了。”周巡沉吟着。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章庆就是枪杀叶方舟的枪手,不过既然是关宏峰发来的消息,这事儿离落实也就差个证据链。在考虑深挖章庆背后之前,还是先把这小子逮住比较实际。“那就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通过监控视频查找这小子近期的行踪轨迹;另一方面呢,就通过摸排确定这小子可能的落脚点准备蹲守吧。”
周巡的话音刚落,汪苗那边得意洋洋的声音就传来了,“师父你看,章庆亲属的资料我已经找现在在户籍科一警校同学帮忙调取了。然后这小子2009年不是回津港住了一段时间吗?那地址我已经通过老一看熟人打听着了。这会儿正带着外勤一组过去。
您放心,下达任务时对摸排的对象我只圈定了一个特征范围,用的是2009年10月的一个当时没结的抢劫杀人案——当时我记得关队判断这是起跨地区流窜作案,锁定了嫌疑人特征但是人跑了,后来案子并到了石家庄那边,但到现在人还没抓着。2009年8月章庆刚刚刑满释放,后来行踪飘忽,他作为摸排对象之一看起来还比较合理。我想着这么着不是不会打草惊蛇吗?师父,您看我这么安排……”
“还不错啊,汪儿。”周巡觉得肯定是因为自己老了,所以对汪苗居然有了老爸看儿子成长起来的那种欣慰感。
我操!
但当然,一如既往地,汪苗很快就给周巡打了脸。
汪苗要是真有尾巴,这会儿估计已经摇成风车了。“那,周队,你看,我得去摸排蹲守,那从十二月一日至今火车站、机场、码头、高速等津港出入口监控视频能不能让赵茜帮忙处理——她是技术队骨干,在视频处理方面她有优势啊,师父。”
这是从工作能力方面进行的推荐,但周巡也品得出其中那几分私人情感。
虽然是个老光棍,但同时还作为一个老刑侦,要是看不出来这两个青年男女之间的那点暧昧周巡就甭混了。
周巡确实赞同汪苗对赵茜不会搅局的看法。
说实在的,安廷那事儿,对方故意用赵茜来转移警方视线,这摆明了是在坑她——无论最后的结果对赵茜是否有实质性影响,但把她跟安廷的关系暴露出来也难免会令她的领导——也就是周巡——对她未来的发展有保留意见。
且不说安廷背后的势力带来的压力和威胁,当时安廷可是差点就没把周巡给崩了啊。
如果周巡稍稍记点仇,再有一点点喜欢迁怒,然后疑心再重那么一点点,赵茜的未来就完了。
事实上周巡确实总迁怒,疑心还特别重,不过他还算,应该说相当,公私分明,在这事儿上不会记仇。
这真是赵茜走了狗屎运了。
而赵茜当时应对这种坑害的小动作说明,要么她是清白的,对突如其来的背锅不知所措,要么她确实曾经跟他们有关联,但对自己被卖这件事毫无心理准备。
不管是哪种情况,至少赵茜现在想逮住那伙儿人的心跟周巡是类似的。
毕竟她又不笨,知道自己被坑这事儿,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如果她想把这警察职业干长远了,就不该给自己留个后患。从她的角度看,上次安廷的事情她是侥幸过了关,下次恐怕就没那么幸运了。当然她不留后患的方式就只能是,在对方下次找到机会对她下手之前,把对方绳之以法了。
这心理周巡都能估出来,但他还是没批准赵茜参与。
赵茜现在仍然是叶案的证人,叶案一天没完结专案组对她询问的权力就能保有一天。
跟这个案子相关的任何信息,周巡都绝不会让赵茜获取到。毕竟,对于专案组或者说市局领导的询问,赵茜不能隐瞒。
从思考的全面性看来,汪苗还差点火候。
或者说,他还不能完整地把个人情感跟对局势判断割离开。
在这一点上,他比周巡的控制力差远了。
周巡把手头的笔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想打断自己的思绪。
每当思维游走到这种话题的时候,他总是不可避免地想到关宏峰。
周巡一直很想知道,对于自己的做法,关宏峰会给他个什么评价。
虽然关宏峰已经表现出对他2.13案后的控制监督、严防死守还有三五不时的突击检查相当不满,甚至提出要看案件卷宗的非分要求,但他的行为其实是退让的。
他用协商的方式从性价比出发让周巡撤掉监控,他忍受周舒桐的紧迫盯人,他并不阻止周巡的登门拜访——无论是经他允许的还是未经允许的。他用交换的方式想要拿到案卷但其实半年多从未成功,而他对支队的技术支持并没有因案卷的焚毁而终止。
从关宏峰,2.13案直接受害人——周巡相信关宏峰是被诬陷的——的角度看,他必须要获取该案的具体信息,以便翻案。
但是,他也尊重并认同周巡因职责所在而做出的行为。
异地而处面对这种矛盾的分裂,周巡不觉得自己能做得更好。
如果脱离当事人身份,关宏峰能理智地看待周巡的话——他当然能,关宏峰是周巡平生所见,将理智和情感割裂得最清楚的人。他对事物的判断从来都是理智的,而情感有时候就像是后妈养的似的,还没来得及出场就被下一个事件的理智给抢占了抛头露面的机会——他是会生出那种对儿子的欣慰,还是养了只白眼狼的后悔?
又或者,关宏峰根本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周巡自嘲地笑了笑,摇摇头。
很有可能他想多了。
周巡对关宏峰来讲可能就是一个警察,跟其他千千万万的警察一样,没什么特别。
如果换一个人做关宏峰的徒弟,就是假设2001年1月27日晚10点在丰庄路口那时候关宏峰没捡到周巡,而是接受了局里安排的其他某个人,他也会像是带周巡一样的带个李巡王巡张巡。
对关宏峰来讲,谁都一样。
而同样的,不管他当时带的是谁,都会像周巡这样——会成为支队长,十八般武艺俱全,然后会因为关宏宇而对关宏峰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