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电子歌姬到《花红山》所联想到的

2021-09-15 20:34 作者:闲工夫2333  | 我要投稿

用约定俗成表达个体感受,用通用话语抒发自身情感

老师描述文学的说法绝了,语言不就那么回事么,会用和会表达是两码事

我有个愿望,希望能将陪伴我度过最艰难那段时光的歌曲,用中文来重新演绎一遍。上了大学,我试过自己亲自下场。可惜学了修音,也修不了我惨绝人寰的音色。莫名奇妙的,我学会了让电子歌姬帮我唱歌,同时,踩进了一个大坑,一个叫“语言学”的大坑。

语言是交流的基础工具

除了一开始的中文,陆陆续续的,我开始向日语、粤语方面探索。渐渐地,我发现这些语言,其实是有相通的地方。语言作为沟通的桥梁,要求明确人物、动作、时间等。或许用语法实现,或许用词语实现,或许用语序实现。总之,就是交代清楚所要表达的意思。这表明了语言是个工具,有固定的模板,具有工具那样搬来就用的性质。然而,唱歌却不是这样的。歌词本身既可以像平时的语言般逻辑自洽,也可以像诗词般讲究意境。甚至在演唱过程中,原本正常的读音也能根据演唱的需求更改。歌词的编写也讲究韵律,优秀的填词甚至也拥有优秀的意境,拥有独特的韵味。歌曲,更像是文学的另一种特殊形式。

文学是交流的进阶模式

若是说语言给人们的沟通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那么文学就像是在画板上描绘的各种色彩。通过对基础语言编织,达到表达出基础语言之外的东西。歌词里经常会出现诗歌中借物寓意的手法,这其实就是基础功能的一个延伸。而诗歌更是能以寥寥几字扩展出一幅极美的画卷。甚至我们日常所用的成语,用一个词便能浓缩一个故事背景。文学缩短了交流的时间,变得更有效率,也增加了交流的深度,变得更加立体。

“文学何以是语言的艺术”

有人的色彩一文不值,有人的色彩价值连城。语言造就的画板大家都在用,能在画板上留下什么就全看个人技术了。文学,是建立在语言之上的技术,是语言表达的艺术。它起于语言却又是语言的延伸,表达出的是一个个逻辑自洽的、附着于语言的小世界。把工具玩出花儿来,那就是艺术!


从电子歌姬到《花红山》所联想到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