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武将技能浅析(跨界武将)下

终于到了下篇,3v3跨界武将。首先声明3v3我没怎么玩过,但是一些基本设定还是知道的。所以这篇着重评价sp版的技能。顺便怀念当年面杀小伙伴3v3行动顺序弄不清先锋不停动主帅睡大觉的时光。
写了两个小时,希望有人能不厌其烦地看完。
正文开始
诸葛瑾,男,吴,3勾玉
3v3技能
缓释:在己方角色的判定牌生效前,你可以打出一张牌代替之
弘援:摸牌阶段摸牌时,你可以少摸一张牌,若如此做,其他己方角色各摸一张牌
明哲:你的回合外,当你使用、打出或弃置一张红色牌时,你可以摸一张牌
sp技能
弘援:摸牌阶段摸牌时,你可以少摸一张牌,然后指定至多两名其他角色各摸一张牌
缓释:一名角色的判定牌生效前,你可令其观看你的手牌并选择你的一张牌,你打出其选择的牌代替之
明哲:你的回合外,每当你因使用、打出或弃置而失去一张红色牌时,你可以摸一张牌
明哲还是那个明哲,弘援还是给人发牌,缓释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意(为队友解忧),算是不错的引入。
诸葛瑾,典型的团队武将。弘援增加团队过牌,缓释为团队修改判定还与明哲有联动,明哲补充自身防御。
弘援,通过减少自己摸牌,增加团队摸牌,有种舍己为人的感觉,不过诸葛瑾自身回合内能力不强,少摸一张也没太大负面影响。
明哲,又是喜闻乐见通过失去特殊牌发动的摸牌技(激昂emm枭姬emm集智emm),欧的话就是红牌不断,非的话几轮下来就没红了。
i.当一次性弃置X张红色牌时可以明哲X次(ol应该没改吧,典型的陈情配合明哲)。
ii.回合外丈八蛇矛将两张红色手牌当杀使用或打出只发动一次明哲(因为视为使用一张红色杀)。拍一红一黑不摸牌(视为使用无色杀)。
iii.红色牌被其他角色获得时无法明哲(毕竟顺手牌的话看不到颜色,顺便把顺红色装备给坑了╮(╯▽╰)╭)
缓释,与其他修改判定的技能同时机,按座位顺序依次询问,两个版本都可以用手牌或装备区的牌修改判定。
sp版几个注意点:
i.只有有手牌时才能发动,即使有符合改判条件的装备牌。这点真的很坑但是没手牌就是不能发动,因为无法执行令其观看手牌的操作,所以连带后续都没了。(类似的有秦宓没手牌不能拼点连带天辩都没了)
ii.由于目标角色无法选择木牛流马下的牌,所以诸葛瑾无法利用木牛流马下的牌修改判定。(马车本身可以选择)
iii.缓释一旦发动,目标角色不能拒绝。然后就衍生出了强行留一手黑桃2-9改对面闪电判定的情况。(改,不改不给面儿!!!)
iv.缓释用于修改判定的牌是诸葛瑾打出的(否则怎么配合明哲是不是),ol上对面一选你牌就打了,给人一种是对面打出你牌的错觉。
————————————————————————
文聘,男,魏,4勾玉
3v3技能
镇卫:锁定技,对方角色计算与其他己方角色的距离时,始终+1
sp技能
镇卫:当一名其他角色成为【杀】或黑色锦囊牌的目标时(使用者不是你),若该角色的体力值小于你且此牌的目标角色数为1,你可以弃置一张牌。若如此做,你选择一项:1、摸一张牌,然后将此牌的目标转移给你;2、令此牌无效,然后将此牌置于使用者的武将牌旁,当前回合结束时,使用者获得此牌
从简单粗暴到乍一看复杂无比。秉承团队防御的主旨,作死保核。比起找队友给+1然后白板,现在这个版子已经很良心了。
3v3版,首先自己是没有+1福利的。其次不是单纯给队友上+1,只有对方计算距离的时候才+1,自己人计算是不加的(不同于国战曹洪的鹤翼)。emm,这么简短而且现在这将也不在统率的将池了,就这么结束吧。
sp版,单挑白板,没牌白板,1血白板,也就多人局有所发挥,但是人太多的话牌又不够用,所以出场率比较感人。但正是因为其不为大多数人了解,所以技能才有更大发挥空间[滑稽]。
镇卫,体力值限制,弃牌cost,两个选项1是让对面的牌失去即时性2是自己舍生取义强行挡刀。
体力值限制要求文聘要保持一个高血量才能更好的保护队友,作为文聘的对手,应优先压低文聘的血线。在场上有文聘的时候单目标的杀和黑色锦囊要谨慎使用。(例如丁奉可以强行双杀破镇卫)
(题外话,杀与黑色锦囊这六个字让我联想到了踏顿,要不下期写写这个土豪)
镇卫可以弃置装备区的牌发动。选择选项1,自己要少一张牌,选择选项2自己成为目标大多数时候自己也要少牌或者掉血(少数情况就是挂着藤甲把普通杀镇过来什么的)。一轮只有摸牌阶段两张牌进账,还要留牌保持自己防御与血线,总体来说文聘这个保镖X丝了点。人家曹昂保镖被杀不管三七二十一摸一张牌再说,人家秦宓保镖好赖还有个专对挡几下。但是文聘挡锦囊应该是独家(暂时没想到别的)
选项1,自己成为目标。除了上面提到的挂藤甲镇普杀挂仁王镇黑杀之外,还有一个神操作,就是一手黑的荀攸开无中文聘可以镇过来给自己。转移牌给自己之后直接进入指定目标后这个时机。
————————————————————————
*杀的相关时机:失去杀时(失去牌时)→使用杀时(使用牌时)→指定目标时→成为目标时→指定目标后→成为目标后→(若杀中)造成伤害时→受到伤害时→造成伤害后→受到伤害后/(若未杀中)→失去闪时(失去牌时)→使用闪时(使用牌时)→闪生效抵消此杀(→贯石斧等)
*普通锦囊的相关时机:失去牌时→使用牌时→指定目标时→成为目标时→指定目标后→成为目标后(若为延时锦囊则此时置入目标判定区)→询问无懈可击→锦囊生效时
(这两个*号是我自己总结的,仅供参考。下同)手机端改不了颜色,只好打两排感叹号强调了[无奈]!!!!!!!!!!!!!!!!!!!!!!!!!!!!!!!!!!!!!
————————————————————————
选项2,延缓对面的进攻,总得来看是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
i.镇卫挡酒杀只返还杀。
ii.我之前写徐氏的时候提到无数牌的文聘镇卫所有伏诛杀还都选选项2。这些杀最后会还给徐氏。
iii.返还牌的时机是回合结束时,与清俭分配牌,自书牌置入弃牌堆,破军牌回到手牌,何太后戚乱等同时机。
iv.马良回合外使用牌被镇卫,回合结束时按座位顺序结算自书与镇卫。若先监测自书,则镇卫牌返还后不用置入弃牌堆。若先监测镇卫,则镇卫牌要因自书置入弃牌堆。马良回合内被镇卫,返还镇卫牌时触发自书摸牌。(马良类似的结算还有界夏侯清俭)
(关于上一条:印象中三国杀最初设定是每名角色回合之间是无缝衔接,只不过现在技能越来越多,时机越分越细emmm)
*三国杀一回合的时机点:回合开始时→准备阶段→判定阶段(跳过/开始时/结束时)→摸牌阶段(跳过/开始时/结束时)→出牌阶段(跳过/开始时/空闲点/结束时)→弃牌阶段(跳过/开始时/结束时)→结束阶段→回合结束时→下个角色回合开始时(循环)
下期就来聊聊我这期标*的内容。这是我自己最容易理解的三国杀时机体系。有些具体时机会举出具体例子加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