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生涯咨询之叙事治疗

2018-04-28 23:35 作者:暗界之炛  | 我要投稿

叙事治疗,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叙述自己的故事来达到治愈的效果。叙事疗法,是从社会建构主义中衍生出来的(昨天分享的生涯建构系统是个人建构主义里派生出来的)。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由观者的自我概念、观者的价值观念、观者所在的社会地位等诸多因素影响的。而社会建构主义正是后现代主义的典型代表之一,后现代主义认为,比起去探索唯一真理(真正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不如去探索我们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一群人共同理解的观点,即共识),因为,我们所描述的世界,是经由主观世界加工的产物,而主观世界又是由我们所处的文化和语言等建构出来的。

在后现代主义下的生涯咨询,有几个特点:

一,当事人和咨询师是平等的地位,当事人主动地解释自己(过去的生涯咨询,更多的是指导性的沟通,而忽略了关系的建立),此时的当事人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测验解释的结果,而是根据结果和自身情况共同探索自己的生涯世界,当事人拥有“匹配”的主导权。

二,注重生涯设计的“多面性”,生涯咨询中,除了关心职业选择,还会关心当事人在生命当中的工作、休闲、朋友、家庭等各种基本角色的分配与协调。在此,有几个工具可供使用——“工作重要性问卷”和“生活方式量表”。

三,生涯咨询中,当事人的“故事”取代“测验分数”。在过去,为了使得匹配更精准,往往将当事人物化成了心理特质测量出来的分数,而在后现代的生涯咨询中,则非常重视分数于自身意义的解释,分数需要结合当事人的个人经历来进行解释,而不能只凭测验说明上写的单方面的下定论。

后现代下的叙事治疗,有一些基本观点。叙事治疗认为,我们看到的现实,不是现实原本的样子,而是透过了社会文化的“眼镜”所看到的世界,通俗点,就是一群人聚在了一起创造了这群人的“现实”,同时也让他们自己生活在这种现实的框架里。另外,现实可以通过叙事来完成重新组织与维系,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没有被语言描述出来的经历,而如果我们能够将这部分的故事叙述出来,就能够有机会通过语言来重塑(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令我们难受的事情,换了一种方式来表述之后,我们会感觉好很多,就好像被治愈了一般)。叙事治疗还与之前的理论有一个差异很大的观点,它认为没有“根本的自我”,自我不是一个存在于我们体内的一个东西,它是在与他人、与情境交互的过程中诞生的,也就是说,在同学面前的我,在家人面前的我,在工作场所的我,每一个我都是真实的。每一个人都在帮助其他人建构他人的自我,因而,无论是我的自我、你的自我还是他的自我,背后都会有许许多多的故事。

在叙事中,我们通过描述情节,将生活素材重新组织,重新发现生命意义,并借这个过程来改变自我概念(自我是从许许多多的关于我们自身的故事中形成的,叙事过程中对故事的重构,其实也是一种对记忆的重新组织)。因而,在叙事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找到核心事件、关键经验,对它们进行修订。

在叙事治疗中,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共构、解构和建构。共构,即将经验以故事的方式表述出来;解构即根据上一阶段表述的故事,发现其中的不同点,丰富自我故事;建构,即根据已经修改过的故事,找到自己的愿景(理想),然后描述“未来的故事”,并从重新建构的现实中找到一条明确的通往“未来故事”的道路(在此,出现了实践的可能性,并因为具体化了道路而提高了实现的可能性。关于这个,有研究学者指出,对未来目标的描述,有助于愿景的实现)。


生涯咨询之叙事治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