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95后夫妻摆摊日入9千,有人份外眼红,在广东这样的收入太正常了

2023-03-28 01:35 作者:火山闲话  | 我要投稿

一对95后的小夫妻,在义乌摆摊卖小吃,夫妻俩通过辛勤努力,现在他们的付出终于有所回报,日收入达9000元。

央视报道了这件事后,很多网友都为这对小夫妻点赞,但与此同时,网络上却吹起歪风,有个别一些博主对相关报道进行质疑,有人跟着起哄,认为夫妻俩说谎话,只是想红,想博取大众眼球而已。


不但如此,近日还有人要求相关部门对这对夫妻进行查税,看看他们有没有偷税漏税。

本来是宣传这对夫妻艰苦创业的精神,却被一些分外眼红的人卷起了一股用心不良的旋风,让这对夫妻站在了风口之上。



本来笔者很早就看到有些博主发文对这对小夫妻进行质疑和批判,当时觉得别人质疑一下也很正常,但随着事件的发酵,笔者现在也不得不站出来帮夫妻俩说几句了。

这件事最早由央视媒体在3月19日进行采访报道,并在电视台上播出,丈夫叫小赵,妻子叫小范,夫妻俩在浙江义乌摆摊卖小吃,报道称,夫妻的小吃摊由于生意红火,每天500斤土豆和250斤豆腐都不够卖,卖到凌晨才收摊,当天营业额9000元左右。

该报道出来后,当时就有博主急不可待地跳出来,发文质疑夫妻小吃摊的销售量和营业额,认为一个小吃摊每天做9000元生意根本不可能,还一本正经地算起数来,说夫妻两人卖500斤土豆就要先削500斤土豆的皮。

该博主认为夫妻两人又要除了摆摊的时间,用空闲时间去削500斤土豆根本做不到,更何况还要做两百斤豆腐。博主声称,自己削50斤土豆都觉得手臂麻木,更何况是500斤。



这位博主的质疑看似有一点不道理,但只要是做过摆摊卖过小吃的朋友都知道,这种质疑根本是站不住脚跟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是材料加工问题,很明显,这位博主没有做过这种小吃摊的小本生意,只会纸上谈兵,不懂装懂。而在现实中,小食物材料可以拿加工现成的,就是说,哪怕夫妻俩没有时间去加工食材,那他们也可以去拿别人加工好的土豆和豆腐,只是价钱略高一些。哪怕真是夫妻两人亲自去削皮,难道没有土豆削皮机这种工具吗?在网上,一台土豆电动去皮机只要几百元就能买到,为什么一定要用刀去削皮这么麻烦呢?


其次是营业额问题,认为这种小吃摊营业额不能达到9000元的话,用广东话来说,真是没见过“大蛇屙尿”,在一些人流量大的地方,靠一个小吃摊就能做到一天营业额上千过万的人比比皆是,你看没过的并不代表现实中没有的,笔者以前在中山十四村当地宵夜街看过有一些小吃摊,客人大排长龙,摊主从开摊到收摊都没有歇过,他的营业额更是难以估计,而这只是广东一个二三线城市的小吃摊,在广东有这样的收入实在太正常了。

笔者之前认识有一个老乡在广东深圳做早餐的,主要做广东肠粉,当时一肠粉也是几块钱不等,但你知道他一年赚了多少钱吗?说出来也许有很多人都不相信,他一年纯利润有30万,那他又是怎样做到的?反正最终的结果就是一年赚了30万,做了几年后就回老家买房买车,还把村里的平房推了重建,这些都是他劳动付出的成果。


都说劳动最光荣,工作也属于劳动,而摆摊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份正经的工作,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去眼红义乌这对摆摊的小夫妻,最后还闹得叫税务部门去查税,请问这样子做,不是眼红又是什么?

建议那些无理取闹的人,多些出来社会实习,否则会让人觉得你只是多见草木少见人。这个社会上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多得很,少沉浸在网络之上,多些出来见识世界,也许能让你收获不少。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文/火山闲话




95后夫妻摆摊日入9千,有人份外眼红,在广东这样的收入太正常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