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我(0.序章)——观克拉丽莎、阿瑞雅直播《黑羊》有感
2022年2月21日晚,我们听闻《实教》第二季有了消息,在此种心情下我看了克拉丽莎和阿瑞雅的《黑羊》直播,与其说像某个恶心的开发商创作出的恶心私货游戏,我觉得这游戏更像《寂静岭》,百感交集,不知所言,侵删!
1978年8月对年仅19岁的瑞波特来说意义非凡。此时他正开着车,载着两位女侦探去拜访自己的同学,这两位侦探年轻漂亮——一位面色白净,看上去很文雅;另一位稚气未脱,看上去很活泼——美国夏季的燥热混着两位女士身上的化学制品的味道,让瑞波特有点晕车,他喝了两口兑了风油精的苏打水,竭尽全力保持理智。
事情还得从8月15日这天说起。瑞波特收到了一封从美国寄来的信,寄信人是美国缅因州的叶菊,那是瑞波特在砬子山职业技术学院里最好的朋友。
......

......
虽说叶菊作为美国人脑洞比较清奇,但花这么多钱寄来一张乱写的草稿纸来实在是逆天。瑞波特却不觉得这是恶作剧,因为信里附赠了去往缅因州的机票和一张叶菊老家的地图。
“所以,您怎么看?”瑞波特询问了自己的爷爷,老瑞波特曾是20世纪初英国数一数二的大记者,是瑞波特家族里最见多识广的一位。
老爷子想了想说:“年轻人多出去闯荡闯荡倒没什么的,你要是不放心,我可以推荐给你几个同行的人选。”
“不会是您那些......呃。”瑞波特说的是偶尔来家里和老爷子打牌喝酒的同好。
“不,”老爷子一边摆手,一边从旁边的储物柜里拿出家庭相册,慢慢翻到1961年,“这两位侦探,不知道现在在不在伦敦。”照片上是两位少女,其中一位抱着年幼的瑞波特,“她俩小时候还抱过你呢,记得吗?”
“感觉我没猜错,爷爷......”
“她俩也算是伦敦侦探里最特殊的那一类了,不过你最好下午去,她们常年满世界转,时差可能不好调过来,”老爷子见孙子还是不得劲,补了一句,“放心去吧,钱不够找我就行。”
“就等您这句话呢!”
16日下午三点半,瑞波特来到照片背面标记的地址,是一间很寻常的三层小楼,楼上有人在弹钢琴,在大白天嘈杂的街道上也能听得很清楚。
“当啷当啷当啷。”瑞波特敲响了门铃。
片刻,一个高个子姑娘来开了门,此人有着北欧人的样貌那么耿直,眼神又有点像埃及人那么圆润,粉绿渐变的发色很是时髦,还有头上的羊角饰品,显得充满朝气,相比之下常见的白衬衫黑短裙就显得单调了:
“您找谁?”
瑞波特说明了来意,高个子姑娘把他领进了二楼转角处的会客室,“您稍等一下。”钢琴声戛然而止,空气都凝重了几分。
楼梯口走下来一位略显纤细的少女:“是小瑞波特吗?”
“正是。”瑞波特自觉站起身来。
来者面容较苍白,看起来是不经常出门的类型,两条腿不比玉米秸秆粗多少,明明是大夏天也穿着厚实的外套,还要两只不同颜色的眼睛,给人一种神秘的紫色的感觉:“幸会,好久不见了。”
“您就是克拉撒女士对吗?”
“克拉丽莎,谢谢。”
“啊,对,”瑞波特挠挠后脖子,“那这位一定是阿瑞雅了。”
高个子姑娘行了个礼:“很高兴见到你。”
“我们昨天刚和令祖通过电话,”克拉丽莎坐了下来,“不知道,您有叶菊同学的具体信息吗?”
“也谈不上具体,”瑞波特拿出那封信,“他是个美国东北部的人,在我印象里是个开朗的同学,一个人来英国上学挺不容易的,但他一直很乐观,对我很友善。”
阿瑞雅沏好茶(“谢谢。”),两位侦探一起看了看那封信。
“叶菊同学一向这么跳脱吗?”克拉丽莎问道,可能也觉得这是恶作剧。
“有时候吧。”瑞波特回忆道。
“我听说下星期美国缅因州要举办音乐节,”阿瑞雅说,“没准他就是想邀请你过去呢?”
“收到信之后,您和他联系过吗?”克拉丽莎问。
“我尝试打过电话,”瑞波特说,“可是一直无法接通,班上的同学也不清楚,他就好像......进了朝鲜,你们能理解吗。”
两位侦探面面相嘘:
“如果您需要的话,”克拉丽莎说,“我们可以和您一起去找他。”
“就当是个新委托,对吧。”阿瑞雅附和着说。
于是一星期后,三人坐飞机来到了美国,刚开上租来的车,瑞波特就后悔了,他本来更希望单人旅行的,现在的情形更像是和亲戚的家族旅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