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冕同人 拜占庭帝国单位 窥视 侦测车

单位数据 生命值:300 量产设施:拜占庭车辆组装厂 量产要求:无 造价:$850 生产时间:8秒 移动速度:70 侧/背面伤害加成:105%/110% 定向信号侦测—— 杀伤类型:无杀伤 平均开火间隔(ROF):0.01秒 射程:850 (扇形) 技能:伏击遥控站 效果:在车身后部下放一个隐身的一次性伏击武器站,被侦测点亮时可激活,对敌人发动一次伏击。 冷却时间:15s (特殊机制):炮台放下后3秒才允许激活,只有在侦测车照射中才允许被使用,本身不提供视野。开火后被销毁,单个车辆只允许存在一个炮台,新炮台会替代旧炮台。炮台射程150,会对敌方造成200点穿甲伤害,在升级为“黑刃”三联装炮台后,会对敌方直接造成500点穿甲伤害。 600范围内反隐身 受伤害百分比: 枪弹75% 机炮150% 穿甲175% 高爆100% 脉冲125% 中子125% 电击175% 光谱175% 震荡100% 狙击5% 毒素5% 火箭100% 破片100% 榴弹100% 冲击75% 制造国: 拜占庭帝国 设计方: 拜占庭军事通讯部、GLA 前进汽车公司、GLA斗争研究院、 量产方: GLA前进汽车公司、GLA斗争研究所 基本装备—— “阿兰之耳”综合电频信号侦测系统 “阿兰之眼”微型遥控观测器 昂扬-1951 改进型军用卡车底盘 “地刺”遥控武器站 “黑刃”遥控三联装遥控武器站 老式但可靠的OLED显示屏中控台 解析的战场情报: 窥视之眼—— 依靠超长钻地中继线路的加持,侦测车可以维持对远距离的态势感知能力,这些暗藏的侦查设备能够让后方的侦测车将敌人的行踪全部扫进法眼,为拜占庭帝国军团建立战术优势。 来自身后—— 通过钻地线路的链接,GLA可以绕过电子干扰系统,来远程遥控武器站,通过这种方法部署的伏击装置可以灵活并有选择性的攻击敌方脆弱单位或者挑选攻击时机。事实证明这种战术极为有效,往往能够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前线医疗—— 通过加装外挂医疗套件,侦测车可以具备在战场上提供有效的医护救伤手段,确保士兵们能够获得及时且有效的医护,维持战场粘度。 薄皮大馅—— 侦测车虽然是军团内的核心战术单位,但是却异常脆弱,不管是其依赖度极高的电子和通讯设备还是那几乎不存在的极其薄皮的防护钢板,都不足以在战场上抵御任何攻击,因此一定要刻意去保护这一装备,任何类型的敌人接近他们,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 发展历史—— 在GLA还在抗争时代时,数以万计的各族被压迫人民于全球各地发动武装行动,这种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多人行为艺术演义——简称起义,引起了包括神州、大洋联盟和莱茵协约管理下的巨大动荡,在东南亚、非洲、南美洲,都陷入了局势紧张的冲突。但这对于GLA来说只不过是一场预演,但是这场预演和准备工作中,有着一个首要的核心任务,那就是建立GLA的直接控制国,这样能够更加方便高效且有力的进行全球解放活动,中东地区作为GLA的发源地,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最佳的夺取对象,在数十年的武装斗争中,GLA部队开始逐步发展壮大,机械化、摩托化的装备也逐步增多,甚至拥有了依赖性。这些为了解放大业而服务的设备中,有缴获自当地政府军的设备,有来自外国黑市的产品,也有很多很多是当地人民发挥智慧与动手能力的奇特产物,这些东西往往也会因此而彻底绝版……但是不管怎样,利用手头一切资源是GLA的传统,而分散的主观能动性以帮助组织达成目的的高效资源集中更是GLA所擅长之事,随着战事的进一步发展,GLA逐步掌握了更多的资源与设备,为了更加全面化的利用汽车设备,集结了很多缴获的车床、工具、图纸、零件和原料,并召集了很多相关专业工人,组建了最初的第一代“前进”汽车厂,这个在山沟沟里的所谓汽车厂的前身不过是一个重要的核心修理站与手动加工点,甚至大量的改装民用拖拉机和摩托车都从这里走出来,加入浩荡的解放运动中。
最初的前进汽车制造厂依旧是那个令东西方武官都匪夷所思的“山洞修理厂”,几盏白炽灯照亮昏暗的峭壁岩石,光滑的石钟乳倒影着工人们在油渍中对板件的敲敲打打,石子地上锈迹斑斑的千斤顶撑起着四零八碎的四驱底盘,几个年轻小伙光着膀子就爬在车底拿着省下一半的蹩手板子在组装着什么,就这么一个神州官员口中的“垃圾场”,走出来一批批莱茵谍报部门都没办法给出编号的五花八门般的战争机器,尽量减少了维修工作的前进汽车厂增加了很多新工作和岗位,并得到了当时组建不久的“斗争”研究所专业人士的支援。当然斗争研究所其实也没好到哪去,在一间大平方的地下室里,挂着点油灯,摆着各种不同书籍撕下来的资料和一些手稿图纸,甚至纸张类型和质量都不统一,墙上还匪夷所思的挂着伊甸尼亚和帝国的航母资料,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地下室成了GLA开发和探讨武器思路的起点,至少这里的人士都上过高中……当这么一群富有创造性而特别接地气的人汇聚到一起时,他们的想法就如同雨后春笋般迸发而出,不过前进汽车厂的组建第一要务并非是单纯为了整出点什么花活而存在,他们的第一要务,就是提供GLA第一代标准化的军用卡车的量产,这也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昂扬”1939。这将会是一场标准化产品的塑造和改革,宣告着GLA军事产品逐步走向正规化与标准化,以完成更加严苛的战场环境。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前进汽车厂大刀阔斧的执行诸多改革和培训,员工积极的参加GLA推出的文化运动,每天都学习和生产正向结合,白天工作,晚上边啃烤馕边阅读书籍,抽空培训数学课程。在设备更换升级和人员逐步水平提升的多方位帮助下,昂扬1939终于下线装车,随后越来越多且源源不断的昂扬军卡走下生产线,规格也越来越多,产能越来越好,成品率越来越高。今天的前进汽车厂早就已经建立大型综合化生产基地,不但为GLA生产着各式机械化军备,在中东当地民用市场上都独占鳌头,而当年的小山沟沟已经成为了光辉历史纪念馆。后续经典咏流传的昂扬1951经典形象就从这个生产基地的雏形车间中走出来。 在尼西亚市郊区外的车间中,静静躺着一个1∶1的昂扬1951纪念碑,1951型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完全重置,为了保障流水线作业的庞大产量和零件通用性等问题,1951在1939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了更加扩展化的设计,通过更换500马力的涡轮增压高标柴油发动机“人民力量”12型引擎更换前代11引擎,来获得更大的动力,基础型全车重量10吨,该车的设计非常特殊,进气口在正常位置,但油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进气口位置一部分和发动机共用一个位置,而发动机主体仿制在驾驶舱后方,夹在驾驶舱与车身后部的中间,长排风与过滤系统也提供了极为优秀的三防能力,升级后可以免疫自家的新型号侵入式毒素影响,同时减少了尘土和泥浆等一些异物进入引擎中,避免了性能下降和散热系统受影响,在沙漠冰雪等任何恶劣环境下都不依赖维护保养。该车还配备了高强度防弹轮胎,前部和两边的门也加装了防护装甲。最高公路时速可达130km,在野地中也能维持80km左右的时速,拥有较为不错的通过性。 窥视侦测车最早可以溯源自GLA的雷达车支援,过去时代GLA很喜欢使用一些小型车辆来改装为雷达或者战术通讯/监视车辆来辅助作战,或者进行战术支援,但是随着新的电子战时代来临,雷达的作用逐渐势微,甚至很多无线传输式电磁波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干扰,甚至可能遭到篡改,这些问题都为各国电子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如何让装备适应新时代战争模式是各国都在探索的课题。毫不客气的说,战争仿佛又回到了二战时期。但是GLA军队非常依赖战场信息感知能力,GLA的所有军事活动几乎都依托于当地信息网络而制定的方案正是充足的信息条件塑造了GLA军事行动的灵活多变,鬼神莫测的风格。所以对于GLA来说,痛失信息化能力和感知能力的打击是十分巨大的,正是在这一时期,各国还在探索修正后的C5I与MCV的过程中,莱茵协约依靠传统技术优势对拜占庭进行了多次军事上的胜利,莱茵协约机械化力量的“打的穿,防的住”似乎在非洲和巴尔干正面战场上占尽优势。南斯拉夫重回莱茵协约对拜占庭来说无疑是又一次军事上失败的惨痛教训。拜占庭军事通讯部的权能与责任也一度缩水到仅剩底裤,为了维持住自己的存在意义以及重振新拜占庭帝国军事力量的战场信息优势,军事通讯部历经多次大小会议,探讨了新的陆军信息方向与设备结合的可能性。
最初的“窥视”草案是一辆昂扬军卡,将货舱改进为一套高频波雷达探测系统,用于反隐身和战场信息集中化处理,但是在和斗争研究所的技术员们进行共创后,窥视侦测车逐步推翻重做,很快有了新的眉目,斗争研究所开发的新小部件,即“阿兰之眼”微型遥控观测器,配合特高频波束信息传递,结合帝国的仿生学设计,极大的防止了设备被敌人发现的可能性,而窥视侦测车很快发展了一套能够部署埋地式隐藏侦查设备的能力,包括一套弹射式钻地探头发射器,能够直接远距离钻地部署探头,可通过灵活的机械鞭毛小范围自移动,极大的扩展了侦测车的侦查能力与态势感知能力,配合上车身搭载的“阿兰之耳”综合电频信号侦测系统,这套超低耗能定向高频波数据交互发射器能够压制住电子战侵入,在8公里处维持住对侦测等设备的遥控和信息传输能力,同时保证向战地指挥部完整无损的传输可靠信息,虽然其发射的高频抗干扰电磁波被极大压制了工作范围,但确实能够在极近距离感知并锁定敌方隐身目标单位。综合来说,这套设备的探测范围非常微小,且只能向友军单位单次传输坐标信号,无法帮助友军锁定目标,因为如果按照常规信号传输信息时,难免会被敌方电子战系统干扰。但在现有的战场环境中,这套设备已经非常具备战术优势,能够大幅度加强帝国部队的感知能力。
但是对于斗争研究所来说,能否利用该技术系统,为GLA和帝国军团确立更多的优势乃至转化为直接的战斗力,成为了下一个关注点。当时就有观点提出,如果能够使用指令信号接收图像信息,那么是否可以以同样原理遥控设备进行作战,作为这项技术的开括者,斗争研究所设立了不同的各个方案,比如遥控无人机,无人车等等方式,但均因为信号特质本身信息承载能力有限等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莫属这个信号发射装置的功率很难有突破,以侦测车的体量在这个范围来说已经是接近极限,这就意味着遥控单位的活动距离简直是搞笑,就干脆改为了伏击用一次性武器站,方便和探测装备统一配合进行隐藏,同时节约成本和空间占用。就这样首套“地刺”系统就提上了日程。同时为了提高通过性和承载力,底盘也被改造为履带式。
早在60年代,伊甸尼亚就已经开始研究动能导弹项目“LOSAT”动能导弹,其弹头末端速度能够达到5马赫,之后又改为“CKEM”紧凑型动能导弹(这两个项目在现实冷战时期确实存在,而且试射很成功),斗争研究所为了面对各方势力日益见长的装甲防护手段,也对CKEM进行了资料获取与仿制,但不同的是,伊甸尼亚后续因为经费和国会审批的问题,军事委员会始终得不到该项目的批款,国防部明显更倾向于不列颠尼亚的ADATS MKII方案,这种非常廉价的小型化空地双反多功能导弹在国会看来非常具备量产普及的条件,在经济上可以说是独占鳌头。最终导致动能导弹项目反而在拜占庭帝国开花结果。在得到帝国皇家军械局的发动机技术加持后,斗争研究所最终完善了动能导弹技术,克服了很多技术问题,初始的LOSTA虽然就已经凸显出巨大的威力和前景,如其末端极速超过5马赫,动能水准几乎能够达到M829A1的15倍左右,而重达45kg长1米多的超级穿甲杆体,在当时可以直接将两到三台99A打成对穿,同时其极高的速度让任何主动防御系统束手无策。但看似完美的设计,问题也非常之多,首先就是价格上的昂贵至极,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中,普通的TOW式反坦克导弹就能够解决绝大部分对手,费效比和载具适应性,部署要求等都优于LOSTA太多太多,更何况标枪之类,毕竟当时神州刚列装99式,何况后来的A型(项目原型2004年实弹射击)。另一方面,从作战能力上说漏洞也极大,伊甸尼亚这款导弹的引擎已经是当时技术的极限水平,但这款动能导弹的最佳射程只能维持在4~5公里,射程上并无什么优势,而最大的问题是,超出这个射程后动能极速下滑也就算了,但加速到5马赫达到导弹最佳速度,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该导弹有着巨大的近程射击缺陷,目标距离如果低于导弹加速段距离,则会因为导弹速度不足,动能不够而无法发挥出标定的威力,同样下滑严重,射击条件非常苛刻。这对于局势千变万化,环境错综复杂的战场来说,有着极大的隐患和不确定性。
(这套导弹系统当年可以搭载在比悍马大一圈的轮式车辆上) 地刺系统所采用的“风灵之礼”小型化反坦克导弹就是多次研发与改进后的产物,帝国皇家军械局所开发的风灵之礼旨在于设计一种针对敌方3km以内装甲目标的一次性动能反坦克导弹,拥有快速投放、快速部署与生产难度稍低等特点,通过特制的爆炸型引擎,导弹能够在3秒内达到5马赫左右,拥有1.3米长的杆体,穿深可达1200mm,有效射程较短,只有1.5km。而地刺系统则脱胎于“空投式智能反坦克系统”项目,起初这套装置是设想在莱茵装甲部队来袭前,通过运输机快速空投大量该系统,其圆柱形设计在接触地面后直接插入地底,在敌方装甲单位靠近后,将导弹本体从地底快速抽出,然后对准敌方,发起攻击,后续因为技术问题项目搁浅,但系统的开发还是非常能够匹配伏击的要求,最终整合进地刺系统。测试与实战都证明了地刺系统在使用得当的情况下有着极强的杀伤力,可以对敌方脆弱目标或者薄弱防护区进行致命打击,如果没有有效反隐手段,那么敌人的战场后排也难以保证安全的作战环境。 在后续改进升级计划中,第二代一次性动能反坦克导弹“疾风之颂”替换前代风灵之礼,采用新一代的高密度燃油引擎,将射程增加到2km,且缩小了布局,搭载了三联装发射器来更好的突破防御系统,进一步提高了破坏能力。新的武器系统代号“黑刃”,并且同样可以被侦测车携带部署。可以说拜占庭陆军的反装甲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为了提高侦测车的用途型和支援能力,同时缩减额外的开销成本和提高装备利用率,一部分侦测车携带了医疗拖舱,有着充足的医疗物资设备并可携带医务人员,这些战场灵活的医院和先进的战地医疗设备可以极大的减小帝国军队的前线保障压力,为帝国步兵提供良好的医疗保障能力,提高持续性作战能力,减少伤亡损失。 窥视侦测车优异的性能和灵活的作战定位给予拜占庭帝国强大的战场优势,成为了军团在战争中非常依赖的核心单位,无论是在战场上的哪个位置,它都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为拜占庭帝国争取一次又一次的战术优势。
单位语音: 出厂: 我们是帝国之眼 选择: GLA - Radar services (GLA的雷达服务) Let us tune in (让我们调整频道) 您想收听什么频道,将军? 在我面前没有隐私可言 侦测系统运行正常 我们是您的眼睛 没有我,部队将会是瞎子 窥视之眼,供您调遣 移动: 让我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 我喜欢到处窃听隐私 更换信号发射阵地 驾驶,你听到将军的指示了 这片区域仍旧可以稳定传输信号 MCV无法完全关闭我们的雷达信号 往前点也许我们能看到更多 入水: 别让电子系统进水了 推进系统检查完毕 我们准备入水 上岸: 动力系统切换 解除密封系统 可算上来了,晕死了 医疗升级: 医疗外挂设施升级完毕 医疗设备,我们能够医治伤病了 战场上的移动医院 画红十字?你见过挂雷达的医护车吗? 黑刃升级: 黑刃武器系统升级完毕 我们现在有更强的破坏力了 给他们一点小小的伏击震撼 这个可比之前更痛点 技能: 部署伏击武器站 部署武器站 部署中 多大人了还玩地雷? 什么时代了,还在打传统伏击战? 哦这里,您可真会挑 在这打个洞 被攻击: 他们正在破坏侦测车! 这里不应该是前线啊 天啊,这可如何是好啊? 被击毁: 快跑!快跑! 下车下车!快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