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两种
存在两种循环的“未成年”
第一种是时间上的,总是想象着伤口会愈合,泼出去的水可以收回,给出的行动不会引发真正的后果、转了一圈后还能回到原来的点位。这是一种“青少年”式的未成年,“我之所以如此冲动,是因为我以为我还能重新来过”。
这种心理时间的循环带到了成人阶段就会表现为不负责任,不愿意让“剧情”继续,因为你已经认识到了,孩子生了塞不回去, 头掉了装不回来,所以你将自己抛到一个来来回回的幻想日常符号空间。
通过上面这个过程,又进入了第二种空间上的未成年循环。
这种情况十分普遍,好比在聊天的过程中,人们的话语总是围绕着一个不敢接触的宝藏或创伤点,在外面绕了一圈又一圈不敢切入,不断试探却没有终点。重复的失恋、等待、假期、扮演者二流恐怖片的剧情。在这种幻想状态下,我们并不关注真实,甚至这种幻想在死亡后依然不愿意停止,就像那只跑到悬崖上空才掉落下去的汤姆猫。它会不断连续,一直到遭遇缺口,这个缺口不能太大,不然会引发真正的丧失。以某种全新的叙事,否定掉之前的一切对立结构,才能让故事继续,只有真正的行动才能让这种缺口降临。最终我们将入侵自己和他人的符号系统,不断设立和中介各式各样作为第三者的固定系统。
往前一步,对于我来说,所面临的无外乎:成功的、重复的、丧失的、自否定的、意外的,这几种后果,而实际上, 只有一种后果,那就是———一次成功发生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