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推理入门·番外12】近期新阅or重温作品盘点——侦探和犯人都很变态~(੭ˊᵕˋ)੭

2023-01-25 16:28 作者:风格里哦  | 我要投稿

前言:聊聊最近读过的故事,单纯为盘点记录一下看的新书或重温的老作品。本番外篇书单并非排名向,可作为之前榜单的补充,罗列顺序与质量无关(੭ˊᵕˋ)੭ 。



No.1《让名侦探甜美地死去》——方丈贵惠

“‘差不多该进入正题了吧。’

‘正题?’

‘在之前收到的邮件里,只说这是关于新游戏的,而且还签了保密协议。世界著名的游戏公司,为什么要找我这种类型完全不同的作家呢?’

‘因为想让你来杀人。’”

方丈贵惠继《时空旅行者的沙漏》和《孤岛的来访者》之后的新作,这个系列的质量居然一本比一本好,进步神速,已经完全成为一个可以让读者尽情期待追更的“新·设定系·馆系列”了。在写过穿越和外星人后,本作的设定选择了更接地气也更贴近真实生活的的虚拟现实技术。大概剧情描述起来会有一点拗口——就是一个VR游戏公司找来一群名侦探,让他们住在孤岛的馆里,戴上VR设备,再在虚拟世界里的另一个馆中玩剧本杀游戏。

比之同类作品的创新之处在于游戏规则与你熟悉的那些套路有所出入,这并不是一场大逃杀,什么在游戏里死掉的话现实里也会被杀,鼓励大家互相杀到最后只能活一个之类的(甚至还有近乎于吐槽的直球描述,告诉你VR游戏这个虚拟世界的拟真程度很粗糙,人是能够一眼分辨幻境和现实的,不存在那种故意混淆虚拟和现实的老套诡计)。比赛更接近我们平时玩的剧本杀,要这群名侦探各显神通比拼脑力,分别扮演凶手和侦探——被选为凶手的人,也只能戴上VR头盔以后,遵循虚拟世界的法则,使用虚拟身份创造诡计杀死虚拟世界里的其他人;而侦探也必须在虚拟世界寻找凶手留下的线索并进行推理调查, 可是每个人只有一次推理指凶的机会,如果推理错误就会被杀。

先谈缺点,方丈贵惠还是没能改掉前两作的招牌式老毛病,那就是规矩描述得过于详尽复杂——比如大家几点必须回房睡觉,几点凶手才允许开始作案都事先有严格的规定;在虚拟世界的凶手主办方都直接给出专用的不留痕手套和夜视面具(戴上面具就会变成柯南里的“小黑”)这种道具;人被杀了以后头上就会顶着个光环变成灵魂形态,但还是能参与讨论,如果头上光环变成了两个意味着TA被杀了两次……因为每作都是设定系,这当然是为了减少逻辑推理的bug而进行的堵漏洞行为。可是规矩定得太详细了不免让人出戏,总觉得是在玩游戏而不是经历一个真实的故事(不过本作倒确实变成大家真在玩游戏了……(੭ˊᵕˋ)੭)。

再说优点,足以让任何本格推理迷如痴如醉的、分量满满的400多页纯推理饕餮盛宴。几乎没有灌水全是干货,毕竟背景就是请一群名侦探来玩VR剧本杀,大家都是侦探也不用客气什么,直接就开始作案、假设、推理、争论、破案的勾心斗角,真的看得人非常过瘾(当然因为推理密度太大读久了也有些累)。各个伪解答都还算是能想到的常规套路,但是别急越往下看就会越惊喜(可惜这本没有设置“挑战读者”)——利用VR设定的核心诡计非常大胆惊艳(那个最精彩的密室真解答是能让人拍大腿惊呼“还能这样?!”的创意),最后的“那个”诡计逆转也很巧妙(伏笔和提示给得非常公平,就看你有没有往这个方面去想)。既有紧跟潮流的设定系创新,又不是依靠黄暴噱头吸引眼球,每本都能有充分利用到设定的核心大梗。除了故事性稍弱之外,这才是优秀的新本格推理该有的水准嘛。总之这个系列已经可以无限期待下一作了,只要方丈贵惠能继续保持这样稳步递增的更新质量。

推荐度:4.5星


No.2《杀龙事件》——上远野浩平

“‘但是,马克威斯尔,一条龙被杀害了,这个事实本来就是不寻常和无法想象的。考虑到这点,即使是稍微有些不可理喻的现象也……’

‘不,恰恰相反。’ED干脆地说。

‘正因为事态看起来如此不寻常和不可理喻,所以解开谜团的方法就更须符合逻辑和实际。事件是在这个世界上发生的。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我们就和凶手处于相同的立场。他也必须按照与我们相同的逻辑来生活。如果忘记这一点,轻易地逃往不合逻辑的方向,那么原本能看见的东西也会变得看不见了。’”

《不吉波普不笑》的作者上远野浩平笔下的奇幻推理“事件”系列,可以说是前辈级的轻小说经典了。非常正统的日系“剑与魔法”异世界大陆冒险故事,看点在于抛出了了一个“巨龙在密室里被杀”的宏大谜面——巨龙作为这种经典奇幻世界里的力量顶点,设定上几乎无敌的存在,居然在一个结界密室里死于他杀。这个悬念还是很吸引人的,首先龙按照故事的设定基本就是物魔双免,对人类来说跟神明没有区别,到底谁能杀得了一条龙?又为什么要杀死一条龙?好像还嫌事不够大一样,凶手还是在一个密室里杀的这条龙……

不过开篇展示谜面之后,故事就进入了熟悉的主角组队在大陆冒险的经典二次元轻小说桥段。主角为了阻止战争和找出凶手而游历各国,接连拜访有能力杀死龙的存在,一个个排除掉嫌疑。魔法、公主、海岛、龙族、战士、旅行……这股味道太纯正了,以至于看文字的时候都能直接自行脑补出动画画面。因为就是一本轻小说,读起来还是很轻松爽快的,虽然情节走向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比较老套;至于案件部分,别看中间长篇的旅行寻访疑似跑题,最后的解答居然很本格,伏笔也都圆上了。只是要细究手法和动机,作为推理小说而言还是不够震撼,想象力偏保守了一点。

推荐度:2.5星


No.3《店长笨死了》——早见和真

“小柳姐曾经说过,小说拥有的力量之一,就是能够体验‘其他人的人生’。所以理所当然的,喜欢小说的人大多数能够体会到别人的想法。尽管如此,为什么我总觉得周围喜欢小说的多是些顽固的人,完全无法体会别人的感受呢?”

一本新出的职场型日常推理作品。从书名就能看出,职场部分的元素更重要一些,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主角在吐槽店长、吐槽同事、吐槽顾客……天底下打工人的烦恼是相似的,不过本书的主人公则有些过于神经质了——从她的视角来看并没有经历太多麻烦事,却动不动就发脾气(还是气得眼珠子都要爆出来的那种),反倒衬托出那位被她贬低得一无是处的笑眯眯店长脾气是真的好。悬疑部分整体比较弱,毕竟是日常路线的,但是大量使用文字梗这种东西,先不谈翻译的问题,真是最敷衍的一种诡计选择了。好歹腰封是用大字标榜自己是推理小说的,悬念设计得也忒弱了一点,最后的真相和反转不能说不好,但属于完完全全没有一点额外惊喜的那种。

推荐度:2.0星


No.4《孤岛狼人杀》——伊莎贝尔·艾贝蒂

“……我的心再次剧烈跳动起来。内心如风暴来袭,竟无法将那种感觉用正确的顺序表达出来,我只说出一句话:

‘你不是TA!’”

一本新上市的德国悬疑作品,作者伊莎贝尔·艾贝蒂比较擅长写青少年小说,标题已经高度概括了本作的主题和剧情。一位导演心血来潮要拍摄一部另类的电影,于是找来12个少男少女(甚至有个中国人)集中到一座岛上生活三个星期,各种机位全天候隐藏拍摄,影片情节也完全交由他们自由发挥。当然最重要的设定不能忘了——12人里有1人是“凶手”,TA可以每次偷偷带一个人到特殊场所,然后那人就会被工作人员接走;“凶手”要赢必须依次“干掉”岛上所有人而不能暴露,其他人则是要在此之前找出“凶手”是谁。需要注意的是,在岛上全程不能使用任何暴力,凶手执行带人的时候“被害者”是不能反抗的,大家也不能通过暴力手段来找出“凶手”。

当然,就像所有类似设定的故事走向一样(比如畅销君的《大雪中的山庄》),看起来只是演戏的“剧本杀”玩着玩着就有人真的死了——说好消失的人只是被送走,结果大家就看到了真正的谋杀和尸体……“无人生还·大逃杀”模式属于那种经典但永不过时的设定,大家看的就是紧张刺激的互相猜忌和越到后面越难隐藏的真凶身份……不怕设定老,就怕作者玩不出创新来。然而本作的真相部分……实在是太狗血了,直接导致整个杀人游戏变成了一场毫无意义的“玛丽苏”闹剧,所有人都是来搞笑的。一句话评价,感觉……不如《饥饿游戏》。

推荐度:1.0星


No.5《那个世界的终结》——手冢治虫

“我乘上火箭,将用远摄镜头拍摄地球的立体胶片和摄有蔫巴巴的五车二第十行星的实拍胶片再次装到舷窗外面。

好啦,又该去地球了。再拐五六个人吧。不管怎么说,地球人又勤奋又愚顽,干我们这行的人对他们的评价可是非常高的。”

“漫画之神”手冢治虫先生的怪谈短篇小说集。作者本人的伟大无需过多介绍,这本短篇集收录了他作为小说家的诸多科幻、推理、惊悚物语作品。第一篇趣谈《跳舞的虫头》就直接“泄底”了多年以后《鸟居密室》的手法(岛田你看你还好意思灌水吗);《明信片怪谈》更是全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篇短文,寥寥数百字就写出了一篇拥有吸引人的谜面和精彩谜底的悬疑故事,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令人叹服的想象力。其他幻想故事也都带着浓浓的那个时代的独有印记,让人想起小时候看过的连环画。虽然篇幅都不长,但每个故事都各有韵味——有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大胆想象、有对科技发展的隐忧与反思、有本土怪谈传说的科普与揭秘、有童话寓言一般的狂想物语……很多都不像是严谨的小说,更像是一位学识渊博又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在午休或乘凉时给你讲的一个个离奇有趣的精彩故事。

推荐度:4.5星


No.6《人间椅子》——江户川乱步

“我曾经怕鬼,走夜路不敢经过墓地。但到了青年时代,对蜘蛛的畏惧之心尚在,对坟地却不再害怕了。朋友说自己依旧不敢半夜里穿过大片墓地,但遗憾的是,我已经没有分毫的恐惧感了。并且从大约十年前开始,连蜘蛛也吓不到我了。我几乎失去了所有年少时曾惧怕的东西。

长大后会变得世俗,少时样貌也逐渐褪去,同样,没了怕的东西意味着失去了少年时期独有的纤维敏感,我丝毫不觉得庆幸。我想害怕些什么,毫不起眼、惹人发笑的东西也好,我想害怕些什么。”

一本新出的乱步短篇集,除了标题作《人间椅子》、《阴兽》和《芋虫》之外, 剩余的几篇算是比较少见被收录的偏冷门作。这本选录的作品很有水准,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设定但都很有代表性,那种猎奇的脑洞和氛围感的拿捏,细思极恐又余味悠长。另外值得收藏的点在于质量很高的插图和后面的江户川乱步大事记和志趣自述,尤其是自述部分,乱步坦诚率真又富有思考的自白,读来颇能引人细细回味。

推荐度:3.5星


No.7《地狱星REMINA》——伊藤润二

“怎么样丽美奈,被全世界的人追杀,你感想如何?!”

中间那段大逃杀总是联想起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过的类似情节——一个女生变成了全世界公敌,被全世界追杀。感觉这就是所谓中二概念之“为了你与全世界为敌”最早的出处。但实在是想不起来到底是出自电影还是动漫片段还是广告或是歌曲MV了……难道真的就出自本作?(੭ˊᵕˋ)੭ 新星带来的又一本伊藤润二招牌作,偶像故事关于饭圈本质的揭露实在过于真实,外星背景真的就只是一个引发闹剧的壳子罢了。最后流浪汉身份揭晓对比那些登上地狱星的人们,简直讽刺拉满。另外书尾还收录了另一名短篇《亿万个孤独者》,这个更是重量级的看得人吃不下饭。

推荐度:3.0星


No.8《推理要在本格前》——群星(?)

“‘啊哈哈哈,您说是逻辑游戏吗?我确实是喜欢这种逻辑游戏的,不好意思,一不小心就太投入了。失礼了。不过也不用着急,马上就会进入正题的。在进入正题之前,还是将刚才的逻辑游戏做一下小结吧。您尽管笑我搞什么逻辑游戏,可您自己似乎也十分喜欢逻辑,或许在这方面您可以做我的前辈亦未可知。我觉得您并非对此一点也不感兴趣。估计您也已经察觉到了,要是将刚才有关‘偶然’与‘必然’的探讨,与人的某种心理相结合的话,那就会产生一个崭新的课题,逻辑也就不再是单纯的逻辑了。’”

这本短篇集真的很适合喜欢日系推理的读者收藏,之前几期介绍或提到的几个短篇神作都有收录。名字叫“推理要在本格前”,说的其实就是在本格定义出现之前的早期推理文坛,看看这些收录的大师名字就知道分量了——太宰治、芥川龙之介、谷崎润一郎、山本周五郎、江户川乱步、小酒井不木、佐藤春夫……每一篇都是精选的代表作,虽然有些可能不太符合现今推理小说的定义,但无一不能看出后世所有推理小说流派的影子——像《密林中》之于社会派、《散步途中》之于完美犯罪、《琥珀烟斗》之于本格推理、《妈妈》之于日常推理、《俘囚》之于科幻推理……只要日系小说看得足够多的人就会发现,推理小说在日本真的不是什么冷门小众类别,甚至大部分知名作家都是推理作家出道。这本书虽然不是理论研究,但却可以直接用作品的方式让人感受日本推理文坛和日本文坛的微妙联系,以及日本作家究竟为何与“推理”拥有如此之深的羁绊。

推荐度:5.0星


No.9《鹈野森町妖怪奇谭》——秋水樹

“‘总之是主人不好。作为正值大好青春的一名少年,你不觉得自己过于达观老成了吗?你是中年油腻大叔吗?’

‘什么意思啊,你想说什么?’

‘你现在不正处在整天胡思乱想的年纪吗?应该要么妄想‘自己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只不过还没有显现出来而已’,要么以为‘人群中肯定有能读懂我想法的人’。而你,难道是中年大叔吗?’”

特别特别正统的奇幻小清新故事。男主捡到一只会说话有灵力的猫,然后经历一起离奇事件(x),帮他追女主谈恋爱(√),大黄蜂是吧……不要被腰封上的悬疑字眼所误导,这个故事没有任何会出乎你意料之外的走向,全部都是最老套的那种日式小清新套路。但也因此可以放心食用,没有什么虐点,就是一个很单纯治愈的成长故事,又甜又温情。

推荐度:2.5星


No.10《图解夏洛克·福尔摩斯关键词》——北原尚彦

“本书介绍了福尔摩斯原著中各个故事以及其中的主要角色,不仅如此,本书还力求能够成为与整个‘福尔摩斯文化’相关的辞典。”

入门级的“福学”小百科,内容没什么新鲜的(当然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冷知识),但是搭配上漫画就觉得很可爱有趣了,可能这就是日本人的天赋吧。说是想成为福学辞典,但是介绍东一头西一头的,还有不少凑数的百科,只能说看个乐,并不能当作系统研究的“福学”工具书。最大价值还是附图,漫画才是本体,文字内容都是凑数的。尤其喜欢最后附赠的那一张长拉页的六盘棋地图,包括了整个维多利亚时代伦敦和福尔摩斯从第一起案件开始的经历,既有收藏价值还能当桌游玩。

推荐度:1.5星


No.11《记忆书店》——郑明燮

“‘您这样不会太破费了嘛?现在大家都说开书店赚不到钱。’

‘我开书店也不是为了挣钱。这里是为了记忆而存在的。’

刘明愚用手指头敲了敲脑袋,他看着那对情侣,又说:‘为了记住那些被伤害的、痛苦的人。’”

新上市的一本少见的韩国推理小说,一位大学教授开了个旧书店,就是为了一场策划了十五年的复仇。推销语评价写得很夸张,可惜小说内容是真的无聊。前面的故事背景虽然俗套好歹也给人留了点悬念期待,教授开这个书店到底要怎么才能复仇,那些客人里面到底哪一个才是当年的真凶……

结果到后面直接变成B级片版《小鬼当家》是真的把人逗乐了——钉子陷阱、棍棒机关、铁网、夹子、喷火、隐形玻璃墙、天降硫酸……这都些啥玩意儿啊,小小书店真的弄得出来这么复杂的一连串机关吗?这种突然跳戏到周星驰无厘头电影剧情的体验让所谓的最终复仇桥段也显得特别滑稽。本身故事就很老套,人物性格也都莫名其妙,最后纯纯的B级片爽剧复仇,作者还说:“我们身边也有因为各种理由而受到伤害、遭受苦难的人,我希望这本《记忆书店》,能分担一些他们的苦痛。”——讲道理本作真没有这么逆天功效还能分担苦痛,除非读者看过之后被逗得笑了出来。

推荐度:1.0星


No.12《密室杀人游戏·将军抽车》——歌野晶午

“与此类似的娱乐类型在寻找凶手的小说中应有尽有。如推理谜题小说、推理冒险游戏软件,甚至还有观众参与型的解谜旅行。但是他们五人所进行的游戏,与刚才所列举出的既存的侦探游戏之间存在一个决定性的不同——那就是这五人所说的杀人,全都是在现实中真实发生,并由他们本人所亲手实施的犯罪。”

因为那个著名的密室而久仰大名,终于补完原作。简而言之就是五个反社会的深井病聚在一起犯病的故事——五位匿名的变态推理爱好者定期聚会,每人轮流出一个谜题,都是自己亲手犯下的案子,让其他人推理手法。某种程度上也算一种倒叙推理,凶手都是自爆的,关键是其他人要用给出的信息破解手法或者不在场证明。

几个人的犯罪水平层次不齐——“AXE”一动手就杀一片,以量取胜但谜底倒是合情合理、“伴道全教授”出的题最得多但质量就是来搞笑的,纯纯的人菜瘾大还是去找个厂上班吧、“残虐君”果然残暴,手法大胆惊悚但可行性要打问号、“044APD”的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被后人无限致敬模仿的“求道者密室”,只能说够绝够狠、“头狂人”的双重密室,涉及主线的诡计,反转直到最后才揭晓(原来这不是短篇集还有主线的)……甚至还有一个同样出名的经典凶器诡计,作者直接当成闲聊梗让他们在聊天吹牛之余就给爆了,真是奢侈。

只能说是一本很典型的“那种”日式推理,故事性和文学性近乎为0,人均坏蛋,充满邪典气质。但如果抛开那些恶心的犯罪就把这群人当做简单的邪恶反派,他们之间的互动和讨论本格诡计的过程还是挺有趣的,至少故事的绝大多数篇幅确实都是在进行推理。至于结尾嘛,根本不要去共情什么,一群自作孽坏蛋全部好似喵,当看个乐子就行了。(里面角色没有一个三观和精神正常的,就是一群反人类的渣滓,看看推理谜题就好,其他剧情部分完全不值得任何代入共情,在阅读时务必不要被带偏了。(੭ˊᵕˋ)੭)

推荐度:4.0星





下期预告:最经典的诡计——不在场证明手法分级大赏


【推理入门·番外12】近期新阅or重温作品盘点——侦探和犯人都很变态~(੭ˊᵕˋ)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