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身体发肤记》之序言

2023-09-09 05:36 作者:Wanda-顺顺  | 我要投稿

这十部小说合在一起叫《身体发肤记》,但并不是讨论其是否“受之父母”,而是从叙事的角度去展现作为实体的身体如何影响来无影去无踪的精神的,以及作为某种未知形态的精神去如何影响看得见摸得着的身体的。某些身体原因可能带来精神上的改变,某些精神创伤也会给身体带来一些实在的变化,可这种身体与精神之间的相互关系又给人的命运带来怎样的影响?或者这种相互关系早已被命运无情且有力的“算法”给囊括进去了?人类无论怎样在身体与精神的关系中挣扎都无法摆脱命运的纠缠?


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问题,但似乎在我这儿或者说在历史上的任何一位作家那里,这些问题其实也都无解,无解的原因是我们无法通过观测去窥探命运的全部然后以某个个体的命运与此全部对照印证之,好确定此人是否已经逆天改命亦或是其逆天改命本就是命运的一部分,就好像每次我们观测薛定谔的猫时,只能看到其或死或活的状态。这是无奈的,也是未知的,但无奈和未知之间,却也蕴含着各种解读的可能,所以,这部故事集,并不是为解答以上问题而写,而是为展现这种解读的可能而作,是一部展现身体、精神和命运之间的关系的作品,纵然展现的不足世界人生的百亿分之一。


不过说起展现,就得有个清楚展现的顺序,毕竟在目前来看,三维世界中的时间还是单向度的。我在此问题上也曾纠结过好久,但最终决定大体按照人生的次序去写,第一个故事叫《重生》,第二个故事叫《灵童》,中间的暂时没想好,但因为我耳朵上比别人多一块骨头,可能会写一部叫《耳骨》的小说。而倒数第二个故事叫《发如雪》或者《白发》,倒数第一个叫《爱》或者《你爱我吗?》爱是生的开始,死是生的结束,从《重生》到《发如雪》是人的一生,从《你爱我吗?》到《重生》又是生命的循环,所以,如果说这部小说集叫《人生循环》的话,也未尝不可。


而小说的内容——就像我曾经说过无数次的那样——我想用最俗气的内容,表现深邃的心灵、浓重的情感和复杂的纠葛,与时代相和、与岁月相歌,用这点去印证我一贯秉承的文学创作理念:没有什么不可写进文学里,也没有什么不能表现复杂深层的思考,无论女生宿舍撕X、家庭婆媳矛盾、网络宫廷奇闻、论坛穿越怪象,只要抓住了文学的某些特点,再日常、庸俗、琐屑的内容都会转化成精彩而深沉的故事,庸俗的只是操纵文字的人而已。


当然,尽管我的设想是好的,但作为一名在文学创作上的新手,我在这方面对文字的掌控能力远不如作为一名成熟的学者在写论文和文学/电影评论时对文字的驾驭,所以,目前我也不敢保证读者们不会看到莫名其妙的巧合、毫无来由的情感、奇奇怪怪的对话以及前言不搭后语的情节。任何事情都需要练习,而这部小说集,则是我练习的第二步,虽然第一步其实也没有走完。我不奢求从一开始就站在云端,但我希望我可以一步一步地走到那里。但如果你看到了此类莫名其妙的东西,也不必生气,毕竟无论是金庸还是村上春树,前几部作品也都一般,绝没有后面的写得那样出神入化。Practice makes perfect,我想我也一样,希望以后看到这部作品,会觉得像现在看我本科写的论文一样。


同时,还是我之前的观点,原创性再高的作品,只要读者懂得足够多的语言、读过足够多的文献,就能在前人的创作中读到该原创作品来源的蛛丝马迹。在我的这部小说集里,你可能会看到村上春树、莫言、余华、辛格、卡尔维诺、马尔克斯甚至是刘慈欣的影子,我也从不否认我对那些作家的喜爱以及他们作品对我创作的影响,但在这种影响下我依然想写出能够表达我自己观点的东西,而并非技巧拙劣的致敬。


最后的最后,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够有足够的心情去写完这部作品,这部我想了好多年却迟迟没有动手写的作品,希望学界的风云变幻不要影响到它,希望我自己命运的神秘莫测也不要打扰到我的写作,更希望我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这样我就能写得更快一点。然后,大家一起祝我写完吧!


愿你们喜欢,愿我也喜欢。

第一个故事,也是轮回的开始:《重生》

《身体发肤记》之序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