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从《星际穿越》到《流浪地球》
最近因为看了诺兰新片《奥本海默》,于是我又翻出来他的一部我好早之前就想看的老片《星际穿越》看了,看完之后感觉大受震撼,有点走不出来的感觉,然后又找了一些影视解说来过瘾,结果发现,很多影视解说都说这部电影有一个雷点,就是Coop这么大、这么有意义的解救全人类的行动最后竟然是出于对女儿的爱?!这什么鸡汤?这是诺兰这个级别的导演应该做的事情吗?什么?安妮·海瑟薇演的那个布兰德博士最后下定决心要去第三个星球,是出于对恋人的爱?What?!当然,上面这些都是我的臆想,但我猜很多人看完《星际穿越》还是觉得拯救人类这一伟大重任的落脚点最后栽到轻飘飘的爱上似乎不能接受。但我还是接受的,因为我一直认为,人作为被情感支配的动物,其大多数行动都必须要基于某种特定的情感进行的。而此理论的逆向应用则是,当你在创作一部小说或者一个剧本时,每个人物的行动其实都应该有某种情感依托的,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所以,如果让Coop去拯救人类,那人类中必定需要有点让他留恋、让他割舍不掉的东西,如果说是对整个人类的大爱,这太扯淡了,我们可以轻轻松松地问一句,凭什么?对整个人类的大爱这种情感依托实在太泛了,以此为情感基础的行动根本不会得到观众的共鸣的,所以,一个相当于“辜负”了女儿的父亲(考虑到在Coop离家时、墨菲哭着不让他走)要想方设法地回到和自己非常像、自己非常爱的女儿身边的那种强烈情感促使Coop去拯救全人类,这个行动才靠谱、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不仅诺兰拍的《星际穿越》如此,我们的主旋律科幻《流浪地球》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对韩朵朵、刘启和姥爷的爱,想让他们在太阳氦闪这一史无前例的危机中都活下来,刘培强为什么要参加领航员计划?对全人类的爱,其实就是植根于对家人对朋友的小爱的。所以,我觉得无论是《星际穿越》还是《流浪地球》,把对全人类的拯救落在对亲人的爱上,是再正常不过、再好让人理解不过的了。就算全人类是被Coop或者刘培强在救自己孩子的过程中顺手救的,那又怎样捏?爱就是从《星际穿越》到《流浪地球》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