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抑郁性自杀是一种自认为的报复行为

2018-09-08 06:47 作者:三月雷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自杀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从情感类聚角度本想回避这一话题,但还是想用专篇来说明这一严肃的话题,因为太多的事情令作者心痛不已。特别是自杀者的痛苦是否就是那么难以消解,还是自杀本身就是一种自认为对活者的报复,他们选择了一种自私的表现方式,令活着的人不安或难以接受现实。

那么,对于人生来讲,自杀所形成的结果是否就是一种最高级别的人生风险呢?!

曾经发文谈到情感类聚的思考方式倾向于传统经济学的偏好理论,人们的有意识行为并不刻意寻找什么有价值的参照点,而完全凭借行为者的直观划分出不同的类似,而这种类似一定是经纬分明,脉络清晰,这样才能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行为趋向的诱惑因素“利”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可以不加思考地获得感知,或对于大脑的兴奋所产生的刺激显而易见。

快乐是很少需要花费多余脑能量的,也就是说情感类聚的利己思维一定是大脑成本最低化的结果,一味绞尽脑汁,情感上就会偏向于弊,会极大地提高行为者的风险防范意识,这也是为什么生病的人选择快乐地生活会让疾病较早地远离自己,而犯愁会令疾病趋向恶化。因为犯愁远比快乐消耗更多的脑能量,特别是对于体能耗散型疾病来讲,尤为显著。而抑郁症患者的脑能量消耗要比普通人高,他们往往专注于周边人的言行,而不利于已的正能量行为的发挥。

研究表明,随着行为人经验与阅历的增加,职务的提升与行业知名度的提高,其直观判断会越来越快速,几乎是脱口而出,一掷而就,根本用不着费尽脑汁地拿什么类似或相同行为结果作为参考,也就是人的行为更多地是存在于所谓的感情用事。感情用事一定是选择了行为者自我感觉有利的事项,而绝不是对自己不利的行为。快速决断是一种感觉快乐的行为,久思不决因大脑的能量耗散一定令人痛苦或不快,这样的结果一定是失败或挫折的前兆。

以极端的患抑郁症的自杀行为者为例,或许对于自杀者来讲,长期的单向性思考消耗了大量的脑能量,表现出极度的痛苦,他们需要获得快乐的解脱,选择自杀,也一定是带着眼泪的微笑选择正常人看来傻傻的行为,他们或许十分简单地想到的就是欲令他的同事亲属长期生活在对他行为的检讨的痛苦之中,所以说自杀者实则是最自私的行为,也是害他的行为,自杀者的情感天平一定发生了倾斜,把自己置于快乐之中,也是一种对亲人不负责任的懦夫的表现,或者说是对社会的一种自虐性的报复行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自杀者无不有着心中解不开的结,或对某人行为的无比愤怒,或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失望至极。

拯救自杀一定是要知道与了解到他痛苦的原因,或长期处于抑郁,沉默寡言,行为举止怪异,或语无伦次,言不达意,目不守魂,要想拯救自杀者,就要周边的亲人同事尽早地了解到他们行为举止的与众不同,或与其平时的言行格格不入,要帮助他们从痛苦的低谷中走出来,看到阳光与鲜花,享受到亲情的快乐,让他们的大脑不再充血般地膨胀,要帮助他们解除无为的脑能量消耗令他感到的无法克服的痛苦。他们也一定是陷入到一种黑森林的情感类聚之中,不能自拔,跨越不出那一步,或者根本就找不到走出黑森林的路径,眼前是一片地黑暗,心灵深处留下的只有对这个黑森林环境的憎恶。而一当有人引爆他的快乐,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同行,这就是自杀有时会出现群体性的原因所在,他们的脑细胞会产生能量极小化的共振行为,共同会选择一种能够暂时缓解痛苦的自认为可行的良法,用正常人的思维或者大脑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实则十分荒唐地可笑,多人的一拍即合会使得行为者大脑短路,因为自杀者生前的大脑一定出现了如同电脑板被浇了一碗清水一样地迅速短路,产生能量消耗快速增长的火花,电热流,让他们都没有能量去思考自杀可能带来的肉体上的痛苦,心灵的憔瘁已使大多数美好记忆归零了。对于自杀者来讲,也一定有其自我的评价,而他们的评价往往又不同于普通人,心高气傲可能是他们的评价体系的一个标准,这种评价会令行为者失去对生活树立自信或降低面对其他族群断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对于情感流行为者来讲,可能是一个最不愿意付出过多脑能量的,其行为一定是简捷的,决策与实施行为之前绝不会去选择科学的数学程式、公式或模式的精密计算,只会以情感类聚最简单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行为:

第一,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利的时候对风险是规避的,即参照大众的行为所做出的决策,不会认为自己就那么倒眉。如面对高息揽储,一定是群体性行为,而非个别人的行为所能成就或达到目的的。对于眼前的利好来讲,往往参与的人越多,对自己的正面强化越有效,而参与的人数越少,对自己的正面强化越无效,这也是为什么楼盘推销与保健品推销者总希望拉入更多的人入场,那怕花钱顾人或通过提供免费礼品来引诱更多的参与期间,目的就是影响入场者的正面行为,以达到对其思维脑能量消耗值的绝对控制。

第二,大多数人在面临弊端的时候对风险是强化的,即会认为自己不会幸运地逃过一劫,往往自己就先行退却了。这就是如果股票存在利坏时,逃离股市的撤资速度一定强于利好时的投入速度。股票的上升即左图行为(以达到高点为界)一定是缓慢向上的,而下降的右图行为一定是快速而陡峭向下的。

第三,大多数人对利弊的判断往往根据自己的情感来决定,这一情感通过心里的随机的知识或对环境的判断形成简单地反对关系的分类来完成。这种分类并不遵循什么原则,而只是凭经验与阅历所积累的知识。或者参照与自己相关的自认为比自己知识阅历高的人的行为倾向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简言之,在面临利弊时的态度与情境理论的结论正好是相反的。即人在面临获利时,愿冒趋众或听从权威人的判断,而不会刻意思考规避风险;而在面临弊端时,人人都成了决策者,都会主动地去回避风险,退缩一边,看到别人是如何尝到失败的滋味或能够获得教训,也就是说人天生就要从别人吸取教训的心里,而不愿意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如果说情感类聚行为心中有个利弊得失的相对参照点,那也一定是自己知识范围内的分类划分,改变这种评价事物时的参照点,就会绝然改变对风险的态度。

人生有时如同一场,而梦境的形成也一定消耗了做梦者很多珍贵的脑能量,这种能量的耗散一定是经验值的积累所形成的自然释放。

抑郁症患者并不弱小,他们往往有比常人更高的远境,只是总不被人所理解。常因一丁点的失误或失败而产生反复性地自责。因此,我们不要自责,而一切的向好比什么都重要。

何许任何人的一句随意言语会伤害一颗幼稚的心。愿周边的人对别人多些宽容,少些闲言,多些微笑,多些关

多了些战胜困难的信心,心灵的世界就会越来越明亮。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zawen/vqfuskqf.html

抑郁性自杀是一种自认为的报复行为的评论 (共 2 条)

  • 听雨轩儿
  • 淡了红颜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