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鲁布革
汪海
要到鲁布革,那是很小就想的事。那时常听大人们在讲,在云、贵、广三省区交接处,一个叫做鲁布革的地方,国家将在那里建设一个大型水电站,有很多外国人,还有千山壁刃,煞是令人向往。再加上那时没有电视,更不知道外国长啥模样,于是鲁布革又在人们的心目中多了一层神秘色彩。
后来是老人没有去,妇女没有去,像我们这般大的孩子童更是没有去的。我的老家仓更到鲁布革有七、八十里路。那时是不通车的,既便就现在,从仓更到鲁布革的车是通不了。于是乎,村里的那些小伙儿只有步行着去了。
有一天他们回来说,看到了外国人。他们把鲁布革说得像模像样,把那黄头发、尖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更说得有板有眼。他们说鲁布革的山是那么高、是多么的秀,鲁布革的水是多么的蓝。他们说那里的人们和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人在山里打洞,在洞里建电站。于是人们就信了他们的言语。他们每在人们的面前说一遍,人们都啧啧称厅,越发神往不已。
随着年龄的增长,要“亲身到鲁布革去看一看”的念头是越来越强烈了。那是上世纪的一九九七年三月,黔西南州邀请了北京和省城的专家、记者来考察马岭河暨万峰湖的风景区开发,我也有幸扛了摄像机一同前往。只可惜的是一路风尘仆仆,虽经过了鲁布革,但飞车观花,鲁布革是什么样儿,也是还没过眼就没了的。
后来到了一个叫“三江口”的便见了那里的瀑布,是轻柔得很,有架古老的水车,在水的冲击下,吱嘎吱嘎的叫着,倒是显现了几分古朴和生气。也就在那里,我们听到了布依少女那悠悠的情歌声。只可惜时间紧,我们匆匆的走了。后来是国家级水电站天生桥兴建,我们感受的那水车、那轻瀑、那情歌,也就是被水淹得没影了。听人说,水淹了往日的鲁布革河,今日成壮阔的湖泊了。听那说话的人说,湖泊的形成,倒是给本来娇娆的鲁布革装点成了另一番景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到2001年的仲夏,受好友相邀,我们便驱车理往鲁布革镇。在镇里吃了饭,天就又悄悄的黑了下来。友人问我夜宿何处?我说看鲁布革夜景去。他说要看鲁布革夜景,得往鲁布革斜对面峰上的“小台湾”。
由于路太烂,我们的车又在夜幕中颠簸了约有十余公里,便有点点星火映入眼帘。那星火若明若暗,起初是看到了几处,后来就渐渐的多了。
由于是在夜里,我们见不了伟岸的奇山,看见的就只有闪闪的星儿。车近了,眼见的星儿就越发的明朗起来。有蓝的、红的、黄的。它们连在了一起,绕了一圈,又绕了一圈,然后是一个蛐蜷形的,变了,拐了延伸着远去,在灯光的辉映下,我们在山顶上的“小台湾”伸长脖子往下俯看,完完全全的就收进眼底:那红黄绿交织了的灯光,变幻莫测;红的亮了,如有一堆熊熊燃烧了的箐火;黄的亮了,犹似一个桔黄的灯笼;绿的亮了,夜色中就出现了一牙皎洁的弯月。红黄绿一起亮,似儿时神话中的迷宫。
国家级电站天生桥电站建成所形成的万峰湖,更是给鲁布革凭添了几分妩媚。夜色中的鲁布革,就被那湖泊缠绕着,似玉带、像飘云。湖中的渔火,随着鱼船儿的穿梭往来,便也是火转星移,与鲁布革的灯光辉映,更是相映成趣。难怪有人说,鲁布革没了灯没神,没了湖,亦没魂,要看鲁布革,那是要看夜景的。想必我是看到了鲁布革最美的景致了。
“赏鲁布革如此美景,岂能没有美酒佳人”有人在喊,随着有人就起开了啤酒;饮着酒儿,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孩童时代心中神往鲁布革的情景,那山、那水、那云、那灯、那火,勾魂摄魄,我的耳际又响起了毛宁那首《涛声依旧》……。
夜深了,我没有到客房里去睡,我在山坡上一个草儿多的地方躺了,我听见了蛐蛐在叫,看着天上的繁星,我进入了甜甜的梦乡。睡梦中,我看见了“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云中行”的意境。次日清晨醒来,看着眼前的云山雾海,恰似天上人间,我不禁在问,昨夜的梦,不就是眼前鲁布革的景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