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一次认识大姐姐

2010-10-21 14:58 作者:巧手联云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第一次认识大姐姐

(1952年,8岁)

端午节后的初六日,我们这里是女人“转外家”的日子。这天,我家来了一个女孩

这女孩圆脸,短发,约莫比我大五六岁,臂弯里挽一只箩阁(一种用竹篾编制的盛具,长圆筒形,直径与筒高相等,约8寸,有底有盖,上有提把,外刷桐油,预防漏水和虫子进入)。箩阁外面写着“许思承”三个字,箩阁里装一些“果包”——客家妹子回娘家时常备的“等路”(那时一般就是用草纸包上几粒糖果,外面贴上一张红纸以示吉祥。)和一串粽子。她见了我的妈妈,也叫“阿满”(客家话读mān,客家人对父辈最小的弟弟的称呼)、“阿姆”(客家话读mēi,妈妈的俗称)。我心中好生奇怪。妈妈对我和弟弟们说:“她是阿兴嫲,是你们的大吖吖(客家话读āɑ,姐姐的俗称)。”

在我的记忆里,曾经有过一个姐姐,早已不幸死去,现在怎么又有了一个吖吖呢?尽管满腹狐疑,我还是很高兴地叫了一声:“吖吖!”

吖吖虽然比我大,却很腼腆,不说话,伯母哥哥们跟他说话时,总是问一句答一句,还红着脸,但很喜欢跟我和弟弟在一起。(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虽是过节,我家当天的午饭还是比较简单,除了米饭,还有就是昨日留下的一些肉料,再煮了一些“粉干”(就是用大米磨碎后加工成的粉丝,有的地方叫米线)。妈妈煮的粉干很好吃,又滑又香还吃不腻,我们都很爱吃。特别是吖吖,她把粉干拿来当菜吃,一夹粉干就一口饭,还说:“广东人最爱粉绑(音,意为配送。)饭。”这句话我至今还记得。

午饭后,吖吖跟妈妈聊了一会儿天就说要回家了。妈妈往她的箩阁里换装了一串粽子,送她出了大门。这时我看见吖吖的眼眶红了,妈妈的眼眶也湿润了。听妈妈交代了几句,吖吖就回去了。

妈妈回头告诉我,吖吖是你哥哥脚下的(指紧接着哥哥之后出生的),出生才三个月就送给人家了。那地方叫黄冈坪,很偏僻,离峰市又远,去广东桃园铺却很近,——难怪她说“广东人最爱粉绑饭”,原来是受广东人的影响。——以前,她年纪小,没来过“转外家”。这几年渐渐长大了,吖吖偶尔随亲家母来峰市赴墟,经过亲家母介绍才跟爸爸见面相认。今年,爸爸叫她来过节。于是,我们一家人这才有机会团聚,我才认识了我的大姐姐。

此后,逢年过节,大姐姐都会寻机会“转外家”。不过,因为我常在外读书,只能偶尔碰上,才能再见到一面。

2010-9-15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84613/

第一次认识大姐姐的评论 (共 4 条)

  • 水墨年花
  • 芳草依依
  • 一曲独奏
  • 石林闲散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