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画景飞歌——四川民歌之乡行

2010-10-02 11:07 作者:石林闲散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画景飞歌——四川民歌之乡行

随着蜀将张飞那跃马一渡,于是,这居于四川宣汉境内的千年古镇,便有了-个豪气冲天的名字——马渡。

马渡人豪爽、义气。是那奇峰突兀的峡囗石林,和那巍峨云中的烟灯峻峰赋予他们的性格。马渡人的睿智和灵气,孕育了在这如诗如画奇山秀水间飘飞数千年的民歌。

倘若你漫步峡囗石林中,不管你是登上一览众山小的小寨山,不管你是信步于空谷幽静的老林壕,还是小憩于涼风悠悠的风斗峡,你的耳畔,总有山歌的嘹亮与悠长:古松掩映的茅屋里飘岀歌,森森古柏枝头的儿嘴里衔着歌,泉边村姑用情歌浣衣,牛背顽童用小调戏雾。那是樵歌、牧歌、深情依依的情歌,——韵味独特的马渡民歌。奇峰猫岩,一蹲千年在好奇伫听,西望的石妪,在盼儿时弄霞低吟。悬挂于危岩的石锣石鼓在敲击伴奏,攀援于古松枯藤的老辕在引吭学唱。松涛和流泉在鸣和,白鹤与野鹿在伴舞。

是景,蕴育了这歌,还是这歌美了这景?

苍凉的劝善歌,伴你登上烟灯峻岭,去寻觅已毀的佛塔禅院的旧日辉煌;悠绵的道歌,会在你驻足建于唐代的浪洋古寺遗址上的巨石彿像前,荡涤你灵魂的尘埃;魯班河的漁歌,会让你在两河汇琉的轰鸣中,捡拾其造桥未成的遗恨;层层如梯的碧绿中,会让你品尝到薅秧歌醉人的甘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是歌,使这景更醉人,还是景让歌更多情?

如果说,飞檐吊脚楼的古朴,是这古镇老街旧时的吟唱,那么,白墙红瓦的高楼,定是这新农村建设今日的雅曲。世界十大金曲之-《康定情歌》的原创者,一代情歌王子李依若恐难想到,在他的故乡,人们已远离了他那坎坷悲凉的人生际遇,欢歌于希望的田野。池中红莲下,游魚口头的民歌,已吐弃了悲戚,跃岀了喜悦;通村进院的水泥路上,飞驶的鸣笛,已甩掉了艰涩,驶上了流畅;大嫂的囗中,已不知啥是绵长的忧愁,尽是欢快的小调;老人手中的彩扇,已抖落了淒涼,挥洒着灿烂的晚霞;壮年劳作的号子,已吼落了艰辛,喊岀憧憬。妹儿柳荫下情郎山头时,是深情对唱而非幽怨叙歌;妈妈中嬉儿浅水边,是笑唱而非泣歌。依若先生,故乡人在传唱你的民歌时,早已甩落了你的凄婉与哀伤,注入了新时代的豪迈和希望。你和故乡人-起,让这千年古乡披上了“中国民文化艺术之乡”、“四川民歌之乡”的耀眼光彩。

是景,升华了这歌,还是歌醇香了这景?

飞歌描画景,

画景飞民歌。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82856/

画景飞歌——四川民歌之乡行的评论 (共 6 条)

  • 石林闲散
  • 卿颜、默
  • 水墨年花
    水墨年花 推荐阅读并说 好文章,好感想。学习了。
  • 石林闲散

    石林闲散此文原载《达州日报》2007年6月13日4版“生活周刊”。上传旨在提升故乡知名度。

    赞(0)回复
  • 心语

    心语“泉边村姑用情歌浣衣,牛背顽童用小调戏雾......大嫂的囗中,已不知啥是绵长的忧愁,尽是欢快的小调;老人手中的彩扇,已抖落了淒涼,挥洒着灿烂的晚霞;壮年劳作的号子,已吼落了艰辛,喊岀憧憬。妹儿柳荫下情郎山头时,是深情对唱而非幽怨叙歌;妈妈甜梦中嬉儿浅水边,是笑唱而非泣歌。” 拜读!宛如一首诗。“浣”、“戏”、“吼”、“喊”,普通的字溢满香馥,给人以美的享受。用语精当、构思巧妙,犹如一幅画卷,令人赏心悦目,遐思无穷。欣赏、学习!

    赞(0)回复
  • 凝月2010

    凝月2010没有机会推荐这片文章,很遗憾!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