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爸爸的招牌——“美成”号
第一次知道爸爸的招牌
——“美成”号
(1951年春,6岁多)
1951年春节过后,爸爸又到峰市街开张去了。
到了正月十三日,峰市墟天,妈妈照样要到峰市去采买过月半所需的物品。我还没有开学,于是,也跟着妈妈到爸爸那儿去。
到了峰市上街,原先爸爸的店门紧锁着。我好奇怪,向周围看了看,问妈妈:“爸爸到哪儿去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妈妈一边跟爸爸的老邻居打招呼,一边对我说:“你爸爸搬到中街里去了。”
峰市,从头到尾一条直街,只在三角坪坎上才有一条短短的横街通到上坑。这段路我是熟悉的。以前我也只到过三角坪,以下的地方我还没有去过。
我跟着妈妈一直沿街道往下走。走到大约离三角坪半里多路远的地方,妈妈说了声“到了”,就朝街道外侧的一间店铺走去。我跟着进店,看见爸爸正在店里忙,叫过爸爸,就朝四周打量。
爸爸的新店铺也是背靠汀江的吊脚楼,临街两层,大小深浅跟原店差不多;用木板栅栏分成两节:当街一节做店面,后边一节安排厨房、饭桌和楼梯。因为经过裱糊,显得宽敞明亮。木头、木板看起来都比较新。店面靠上街一侧的墙空着,墙前摆放了几张条凳,供顾客休息;靠下街一侧,临街摆放缝纫机,后边紧靠着一块裁衣的铺板,铺板上方墙上挂着两层货架,摆放着待做的布料和已做的衣服。(不再摆放着草纸、烟丝、纸捻、火柴等小商品了。)这跟原来店里有很大不同——一看就知道这是单纯的裁缝店。
我没有打听搬迁的原因,只觉得新鲜。我站在店门边看看,左右两边和对面都是店铺,一间连着一间,朝上可以看到三角坪,朝下可以看到九磴石边,连起来差不多一里路,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显然这里比上街热闹得多。
我走到店门口,抬头回看,在店门与楼上窗户之间,有一张大红纸写着“美成”两个字。字体雄浑有力,十分显眼。
我问爸爸,那个红纸写来做什么。爸爸说,这是招牌,贴了招牌,人家才认得出这是谁的店,是做什么的。还说,大家的店都有。我走出去一看,真的。
我又问“美成”什么意思。爸爸说,就是做衣服做得很漂亮的意思。还说,这个招牌是你大伯取的,先前也用过,这次搬到新店开张,是叫他重新写过的。哦,以前在上街头住的时候,是我没有注意过。
这时的大伯,已经被关起来了,我不知道什么原因,更不能知道关于“美成”号更多的东西;只从别人那里懂得,大伯不但知识渊博,而且字也写得很好,峰市街好多商店的招牌,都出自他的妙手。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的增加,我渐渐理解了爸爸店铺招牌“美成”的字面意思,也更进一步理解了它的深刻含义:因为爸爸名如恂,字友恭,小名阿成,阿松妹,用“美成”作店铺的名称,既是表明爸爸裁缝手艺精湛,用各种布匹制作成衣服,能够让顾客们穿起来既很合身又感觉很漂亮,而把爸爸的乳名嵌入其中,表明了店铺的主人是谁。(难怪大家用“阿成师”称呼爸爸。)真是一举两得!
20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