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抗衡“腐烂”杀灭“病毒”的诗

2013-03-15 17:05 作者:白鸟群群  | 2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烦嚣的首都,如今想静下心来,读到一本好诗集,多半是件近乎“奢侈”的事了,千寻万觅,也不一定行。别看北京有图书大厦、风入松、三联书店等国内遐迩书店,但今天许多生活在遥远版图上的诗歌作者的诗集,因种种原因已进入不了“主渠道”、“二渠道”发行什么de了,只能靠一个特定机遇,在哪儿偶然得之。

(所以有时,我倒希望读读民刊,在那儿透几口山野空气!在哪个偏僻不为人注意的角落里,发现几束“真实的”、“朴素的”小花。“炒作”!“策划”!!一只只深藏商机、险恶觊觎的狼,混入时代文化文学的羊群。)

*

波眠是位甘肃青年,西北深处的乡土诗人,我从不认识他,也不记得曾在哪里读过他的诗,由于我的新书《京华遇诗人》互换发行,才有幸邂逅了他的诗集《黄地带》。查了下地图,他居住的西和县是接近甘陕交界的一个角落,他在那儿的文化馆工作。他回赠我的诗集扉页用硬笔书法工整写下:“书赠:孙文涛先生。波眠于响纸斋”,扉页还有一帧他的黑白生活照:紧抿的嘴唇、脸上棱角鲜明,有几分西北汉子的英气和硬度,看照片背景,像是摄于一个教研室或教室,身后墙上贴有简陋儿童识字招贴画,我猜他也许当过乡里教师?……

*

波眠的乡村诗,和当前“流行版”大相径庭,都是短篇,而且全都在写他熟悉的、生活其中的、他的懂得的、热的、憎恨的、了解的生活!读着他的诗,我体会了一遍陌生而遥远的甘肃乡民的内心:蟋蟀的独白,白菜的话语,父亲的坚毅与叹息,羊的亲切,空手归来的打工仔,暴富了的邻家……(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

“鲜玉米坐在一家餐馆的细瓷盘子里

鱿鱼能享受到的她也享受到了

作为一种美食

只要让老板高兴

让人多吃一点就多吃一点

鲜玉米给她娘写信

从来不提被吃的事

……”

(《鲜玉米》)

*

身陷万丈"红尘",仍然身心内外透出淳朴与良善,象我们那些曾伤心而可哀的妹妹

*

“我忘了叮咛

风硬起来

不能去的地方就尽量少去”

(《上路的人》)

*

从西北乡村诗人波眠眼里,我们看到昔日故乡正在蜕去昨日人们印象中由“温情脉脉”、田园风光、和神话传说的组成的虚幻外壳——

*

“……说好了风再大

也不靠在人家的墙上

说好了污泥再深藕要清白的

说好了日子再紧

也不会把花当柴烧”

(《别》)

*

乡村诗人波眠描摹的故乡,已是新旧概念连接处的故乡,但他对故园的情真意切,魂萦绕,仍叫人动心。他在写《地里的菜窖》、《一只蚂蚱的死》、《镰刀》,在写《南沟的马》、《豹子崖》,在纪念《二妞》和怀念《在四月来尝樱桃》的日子,仅仅是这群集的题材,就已汇聚成一个“完整”的村庄。

故土原来还真切地立在身旁,那么多故事在扮演,常回去看看叫人揪心疼。

*

“把钱挣到家里以后

把篱笆换成红砖墙以后

男人一拍屁股就走了

留下一个漫长的晌午

留下冰凉的锅台

……”

(《农妇的目光》)

*

乡村诗人认为,并清醒到他的乡土诗不仅是“浅层意义上的抒情”,而更是替代被重新呈现贫富“两级分化”危险,被倾轧和霸道的黑手插入,被开采过度,挣扎于干旱、拥挤、污染和水土流失的“土地”倾诉与呼吁!他信奉“乡村是神造的,城市是人造的”(库柏)并为以上种种痛心焦焚。

波眠的乡村诗在证实:乡村虽濒处现代都市的外侵、观念急速裂变种种之中,但仍还葆有一份古老的朴直,那里的生活秩序永远与庄重、谨严、讲究道德且不过份矛盾有关。乡村并没有崩溃,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永远屹立,并向21世纪再次证实,“乡村是人性的最后贮存器”(阿勃拉莫夫)(尽管乡村的现代形式的剥削占夺和对人性的奴役有种种“卷土重来“的迹象)。

“农妇看见你来了

就把要干的活

麻利地掩藏起来

细小的掩藏处

幸福象乳雾飘来

*

你到农妇这里来

农妇的羊会吃掉那些

陈年的干草

让鲜草长起来

农妇说要记着这些羊

羊的操守羊的拥挤

不要忘掉背土和垫圈

*

走出门过了河

羊跟着你咩咩而来

农妇又喊回去”

(《农妇》)

*

*

这样的诗要细细读、细细品。值得指出的是诗集里我没找出一首“滥情的诗”(这在当代竟属稀罕!!)也许家乡的风土才有净化、过滤、端庄的作用。

*

大概西北一带(甘、陕)的民风历来更淳正,水土很硬,那里成长、弥漫着某种“北方的原本的”精神与品格,与当前“都市文化”中的某种颓唐的浊水碰汇,竟是泾渭分明,令人陡然一悚!大概这就是为什么貌似拙朴、平凡的写法,叫我称喟的真正原因吧。(这样的诗像挟裹着山河沙砺的西北冽风,有镇静、醒脑、清除和“滤毒”的作用。)

*

*

仍在写这些故土坚持的诗篇的人也许被看作是“落伍”的,但却是更幸运的!脱离开挟裹一切的“都市文化”的宰沉宰浮,作者因距“压力”中心区远而尽可能缓慢生长,(城市诗人的过度追名逐利,早已沆瀣了诗人的远大前程,他可以冷眼旁观城市,对民工兄弟心怀怜悯,对“发富了”的邻家兄弟保有一份沉默的矜持和高贵的距离。)

读这些诗时我更想到,普普通通的诗者,默默无闻的写手,无论是在正常、平静的年代还是“时尚”与俗气汜泛的商业腾拔时期,完全可能是最好的写手——好的作品就来源于他们那里。(我们干嘛要一边心血来潮加大光环,蓄意吹捧;另一边又陷入充耳不闻、孤陋寡知呢?)

*

我也羡慕这样的写手:没有(或少有)电话、请柬、会议、酬酢类的频频叩扰,在一方洁净的空气里,比方,一孔窖,一间平房,鸡犬有闻,车声辚辚,在书房里闻着墨香,听纸张的声音清脆悦耳(波眠称他的书斋为“响纸斋”)。诗文通雅,现代与远古真的冰火不相容?我们为什么要蓄意与昔日家园为敌?!(这也许是另一个梦)……

*

*

(1997年,北京,写于鲁迅文学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722313/

抗衡“腐烂”杀灭“病毒”的诗的评论 (共 22 条)

  • 吴宝震文学
  • 太阳鸟
  • 黄瑞槐
  • 书丞
  • 孟杨
  • 梦里江南
  • 晓梦芳菲
  • 忘忧草
  • 八度天空
  • 听雨轩儿
  • 兰子君
  • 王鹏
  • 诗飏
  • 落寞吴姬
  • 少华山
  • 剑客
  • 婉约
  • 纤纤柳絮
  • ┪黑白双煞┡
    ┪黑白双煞┡ 审核通过并说 世界上有鬼的证据 世界上有鬼的证据 (1)在美国科学家们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找来一个人,将他催眠,他竟能说出自己的前生的情况和今生死时的模样 (2)我的一个朋友就这么不幸死去。 她有一次在家无聊地用自己家电话拨通自己家电话,很多次后终于拨通了,她听到一个空洞洞的声音,好象一个回音谷并且还有水滴的声音。第二天她失踪了,三天后**在一个回音谷的潭水边找到了我朋友的尸体。 (3)有一次晚上我十二点和朋友吃完饭一起回家,经过一个有坟墓的地方,朋友很害怕。结果第二天早上他精神时常,常常说这么几句话:坟墓有人爬出来。
  • 没有雨伞的孩子
    没有雨伞的孩子 审核通过并说 拜读。读完全文,再一次理解了文字的生命力所在,文字不一定“与时俱进”,文字更应该坚守节操,文字与心灵相通,我手写我心,我心表我情!我是一个爱好者,希望得到你的指点与帮助!祝安好!
  • 着墨
    着墨 审核通过并说 请注意文章排版,有一点乱。
  • 孟杨

    孟杨欣赏,支持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