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场办公”
论“现场办公”
傅伯勇
时下,省级领导带领厅级领导到各地州检查工作,市级领导带领县级领导到各县市检查工作,县级领导带领科级领导到各乡镇检查工作,都时尚来点“现场办公”。
的确,通过“现场办公”,一些久拖不决的问题解决了,一些即将暴露的矛盾隐患消除了,一些埋藏在群众心中的疙瘩化解了。
因此,得益的部门叫好,得益的基层称快,得益的百姓鼓掌。
因此,解决问题的领导名声一下子起来了,地位转瞬间巩固了,民意得分眨眼功夫增多了,权威顿时形成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但是,这一招却往往让陪同人员措手不及。陪同的厅级领导在叫苦,叫苦的是事先没有规划;陪同的市级领导在叫苦,叫苦的是事先没有预算;陪同的县级领导在叫苦,叫苦的是资金没有着落;陪同的科级领导在叫苦,叫苦的是不得不挪用其他资金。现在的资金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领导的话又不得不执行,不挪用其他资金还有什么办法。
试问,既然是这样迫切而重大的事情,为什么没有列入本地区中长期规划?为什么没有列入本年度计划?为什么没有列入重点实施项目或重点解决事项?
试问,既然是这样迫切而重大的事情,那么作为一个地区或部门的首脑人物,为什么不事先调研,在班子内部进行充分讨论或酝酿,而要突然袭击?为什么不在大会上疾呼,将该项工作纳入本级政府或本部门重点实施项目,而要另起炉灶?为什么不纳入集体决策范畴,按照决策办事,而要单独行动?
其实,细想一下,这不是对法制的践踏吗?这不是对制度的亵渎吗?这不是对规则的忽悠吗?这不是对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的蔑视吗?
当然,一些领导确实是一心为民,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具体困难;但是,另外一些人恐怕难免就有哗众取宠之嫌,邀功请赏之虞,沽名钓誉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