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帮忙”
关于“帮忙”
傅伯勇
虽然我也是一名大专毕业生,但大专毕业生也有崴货。正如目前的很多学历一样,只要交钱,就能毕业。毫不隐瞒地说,我也实在是这样的一个崴货;即使不是,也比崴货差不了多少。比如说吧,对“帮忙”这个词,连小学生都能准确理解的词汇,但一直以来,我就不甚了解,甚至还很糊涂,这不是十足的崴货么?
对这样一个普通的词汇,不了解也罢,我又不去研究学问;但近来偏偏由于经历了一些事,就越来越觉得对“帮忙”这个词有了解的必要了。怎么了解呢?词典我是不打算用了,因为目前词典好像是专门为中小学生和语文老师准备的,我既不是中小学生,也不是语文老师,我怎么能用呢?词典不屑于用,还是在电脑上查询吧,但电脑上也没有“帮忙”的词义解释,或者我未查询到吧。这样一来,我只好还是糊涂,单单就“帮忙”的几种情形说说罢。
关于“帮忙”,若要分类,应有若干分法。
从“帮忙”的态度看,大约有四种:第一种,是真心帮忙。言必行,行必果。有一份力,使一份劲。就像老黄牛,不偷懒,不耍滑,忠心耿耿,肝胆相照。第二种,是无心帮忙。不给人承诺,不给人幻想。一是一,二是二。不偏不倚,不冷不热。第三种,是假意帮忙,又从不帮忙。投其所求,虚与委蛇,惺惺作态。表态时,斩钉截铁,信誓旦旦;行动时,顾左右而言他,早忘在九霄云外。第四种,是帮“倒忙”。你得势时,他趋炎附势;你失意时,他避之不及;你遇难时,他落井下石。(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从“帮忙”的能力看,大约分三种。第一种,是自己有能力帮忙。仿佛孕妇生小孩,自己有,现成的,取手便之,信手拈来,用不着人工受精,或借腹生子。第二种,是自己无能力帮忙,但能够借别人的能力帮忙。见子打子,借力打力,借鸡下蛋,借花献佛。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第三种,无能力帮忙。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心有余而力不足,手长衣袖短。
从“帮忙”的手段看,大约分四种。第一种,靠“自己”。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全凭自己一身本领。第二种,靠“大家”。独木不成林,一花不是春。凡事协商,群策群力,同舟共济。第三种,靠“公权力”。 “到哪匹山唱哪首歌”,远近亲疏,轻重缓急,手中有权,自己拿捏。第四种,靠政策和法律。政策有区别对待,法律有弹性处理,利用这些区别和弹性,应付自如地灵活处理。
从“帮忙”的效果看,大约分三种。第一种,是皆大欢喜。仿佛中秋赏月,仿佛重阳登高,秋天一到,收获就到,如影随形,纷至沓来,毫无遗漏和欠缺。第二种,是部分如意。不像丰收年,“多收了三五斗”,而是遇到风风雨雨,磕磕碰碰,收成打了折,有一种酸酸的欣喜。第三种,是完全不遂人意。病害,虫灾,旱情,水涝,一个接一个,屋漏偏遭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播下的是希望,收获的是绝望。
从“帮忙”是否需要回报看,大约分三种。第一种,是一定需要回报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他对别人帮忙后,要宣传,要张扬,甚至还要揽功;针对下一步,他还有期盼,他还有等候,他还有提醒。第二种,是可回报可不回报的。凭的是意愿和热血,毫无经营和投资意识;当受回报时,既不惊讶,也不推却,笑纳就是。第三种,是不需要回报的。不显山不露水,低调处世,润物无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讲奉献,不讲索取。
……
因为我确实对“帮忙”一词素无研究,是否分得科学,我不清楚;到底分成多少类,我也不了解,就只好暂时分成这几类吧。之所以罗列如上种种,乃在于理清思路,不想再糊涂;同时,以引起人们对“帮忙”的留意,甄别其真伪。总之,“帮忙”有真心也有假意;有真心帮而又帮不了的,也有无心帮而帮到的;有帮倒忙而没帮到的,也有帮忙而帮了倒忙的;有自己帮了忙而推给别人的,也有别人帮了忙而揽为自己的;有一人帮忙而归功于大家的,也有大家帮忙而归功于一人的;有本身是公权范围之内而偏偏说是自己之力的,也有超越权限而违规帮忙的;有本身是政策法律界定内而偏偏说是自己之力的,也有超越政策法律界定帮忙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赵本山的小品《卖拐》,往往不易识破,但只要目不转睛,洗耳恭听,调查研究,深思熟虑,骗局终究还是骗局。
所以,每当你遇到麻烦事,并“逢凶化吉”后,肯定有一些功臣,对这些人,应该“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能忘本,要知恩图报;但也有这样一种人,常常会“点拨”你:“你那件事……”,仿佛大功臣一般,高高在上,目中无人。对这种人,倘若你正在别人买单的酒桌上,你可以趁势敬他一杯酒,说些“感谢,感谢”之类的话;倘若在路上行走,你也可以说些“感谢,感谢”之类的话,但千万不要请他进酒楼,除非他掏钱买单;倘若在宾朋满座之中,你可以“哦,哦……是,是……感谢,感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心帮忙的人,往往是不爱声张的;标榜丰功伟绩的,又多半是招摇撞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