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且行且诗

2010-07-02 13:29 作者:东窗里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圣经上说,行走,在水上。

从成都开往都江堰的短途客车

清明时节。暗色逼仄的天空,随时都会下,于是,空气尤为湿润。太阳一直没有力量冲破云层,天际挂着黑厚的光。

高速。同车的游人很多。大部分是学生,少年的容颜,焕发出青春光泽。带着大的书包,用品,吃食,一路谈笑甚欢,无忧无虑的样子。两岸的建筑慢慢从繁华走向破落。地震后弃置的安全屋,蓝顶白壁,曾经在电视里露出灿烂笑容的居民,已然不在其中。或许,住在红瓦朱漆的新房,或许,继续漂泊在异乡。偶然看见树下的老人下棋。视线停留不过数秒。从朝期至暮年,他们可能一生也没有走出过这片土地,可能去过不同的城市务工,总之,落叶归根。现在外部的喧嚣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所谓的新鲜感受,只是棋盘上搏杀斗智的欢愉。一份恬淡,一枚棋子,一个对手,有形与无形间繁复的哲理,一个下棋老人的心境,到底又有什么不同。

友人问及,不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为何地震后成都安然如前,而都江堰则险成废墟。我笑笑不语。施工,规划,地质,宿命。我信封有无形的神明,他们在天上观望着庸碌的世间,然后挥挥手,所有的定数与劫难都交给了自然。

早上醒来,吃着旅店附送的早餐。粥,鸡蛋和水果。虽然加了奶香,嚼在口中还是无味。窗外的这座城市正在苏醒,想起幼年生活的小镇。到处都是翻修的商铺和架构的高楼,旧的事物被很快被新事物取代,所有的记忆最终无法辨伪,再也找不到自豪的证据。(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都江堰在市郊的离堆公园内。市内坐车大概,15至20分钟。

终点站叫做南桥。主要贩售鱼鲜和纪念品,其本身也是清代以降的商业区。有一条老旧的长廊,许多店面都关门歇业。有鬼佬对着长廊顶端的清代匾额拿出相机,认真的姿态,就像大部分国人看见了峨眉山金顶的日出。我想,连那些不知名的外国人,应该都感到了这个古老的国家在迅速消亡的传统。

据说地震前是有名的小吃区,如今到处盖满了拆迁的印记,或许,不久这条长廊就将从都江堰的地图上消失,理由是危房。看见了传闻中三条穿城而过的河流。似乎汹涌的河水在提醒一位秦人的功绩,数千年的历史当中,城市的名字因他而生长在水里。

小雨。走完整个都江堰的过程,犹如一场轻松的户外散心。虽然大部分景区没有开放,虽然大部分游人都选择乘观光车,虽然貌似浩大的工程只用40分钟就可以览其全貌。宝瓶口,飞沙堰,鱼嘴,我突然想到,在一千年以后的长江三峡水电站,会不会如都江堰一般游人如织,或是早早损毁在战火之下。

折返的路途当中,在民居逗留了很长时间,清末风格的建筑,雕栏处依稀有朴实的花兽。期间多有落石警告的牌子,大部分房屋已经残破损毁,卖饰品和食物的店子都关门大吉。不能走的太深。远远望去,那些临江房舍存在过几百年,子孙朝朝暮暮守着一个名垂清史的水利工程,犹如给埃及法老守灵的皇家卫队,又世世代代的接纳着络绎不绝的游人,恰似深宫大院应门的小童。他们的生命的轨迹和都江堰理应是一致的,但是,此刻,所有的联系都已中断。毁弃的也不仅仅是房屋,而是种种精神气质一类的东西。

不过,那些跟随着导游,乘着观光车,欢声笑语的游人们,大概不会有此类的发现和忧虑,路途不同,彼驻当下,而吾须前行。

青城山。归来后与友人谈及,最津津乐道的不是山水和神仙,而是初进山门时邂逅的一群外国女孩。引得众人侧目,是很讨人喜欢,皮肤白皙,粟色长发,穿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面容精致,棱角柔和,眼睛里是亲切欢乐的神采,没有多余的防备和高傲。没有鼓起勇气上前搭讪,成了友人青城之行的遗憾。

地震影响对都江堰持续至今,青城山也是要待及十月才完全开放。行至朝阳洞便不能往前,也有游人移开警示木牌强行通过,十分钟后,也都陆续下来。比起劳累更多是饥饿。沿路吃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最后还是发现方便面最是美味。

印象深刻的景点是掷笔槽。天地群山间的陡然大缝。路况狭隘崎岖,又因雨水湿滑,游人都小心翼翼,虽互不相识,也都执手而过。传说此处是张天师与鬼王斗法所留遗迹。后以五斗米教传世,不知和东汉以教治地的张鲁是否有番渊源。想起明代袁枚作文,地必须亲历,既是对阅读的考据,也是对自身知识储备的审视。

走的地方越多,越感到自己的贫乏,越感到语言的可贵。跟随自己内心的动向,一直在走,走的越远越沉默,终于失去了表达的途径。

黄昏的依旧阴霾涤荡着整个谷底和人群,像一幅清明问道的山水画。

求了一支签,吉人天相。

归来后,在旅馆床上写明信片。一张寄给自己。总是羡慕那些能够写封长信的人,知道写些什么,知道写给谁,那些流畅的墨迹肆无忌惮的流淌下来。这是一种幸福。明信片是敦煌三百盲僧的故事,邮票上面是扑花的飞蝶。无论怎样,结局都是一样,付出,然后,又回来。收到,然后,又还回去。

期许,是一种危险的美感。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7815/

且行且诗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