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双头鹰·俄罗斯(旅俄散记之三十七)

2013-03-04 17:18 作者:hxl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更换了国旗和国徽。国旗改用1699年10月彼得大帝亲手绘制的由白条、蓝条、红条组合而成的三色旗;国徽则恢复了十月革命前的国徽图案:一只双头鹰站在红色盾牌上,鹰头上戴着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鹰爪上抓着象征皇权的权杖和金球,鹰的胸部站立着一个骑士。

要说这只双头鹰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纪,它原是拜占庭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记,也就是东罗马帝国的国徽。拜占庭帝国曾横跨欧亚两大洲,所以双头鹰一头望着西方,一头望着东方,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以及希腊人、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斯拉夫人等多个民族的联合。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了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城。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他的近亲中只有两个弟弟活着,其中一个后来臣服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另一个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儿索菲娅逃到了罗马。后来,这两儿一女在其父死后被罗马教皇抚养成人,长大了的女儿索菲娅美丽聪慧。

当时的罗马政治家们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十分担忧,他们想借助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来扼制奥斯曼土耳其。于是便采用联姻的方式,将索菲娅许配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俄罗斯举行了极其隆重的迎娶仪式。就这样,索菲娅佩戴着拜占庭帝国威严的双头鹰徽记嫁到了俄罗斯。岂知,这个美丽聪慧的索菲娅还颇具政治才能,嫁给伊凡三世后,她的政治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帮助伊凡三世很快把俄罗斯的大多土地联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国家。这也是俄罗斯历史上的兴盛时期。

1480年,索菲娅将象征俄罗斯国家团结和统一的双头鹰徽记挂上克里姆林宫的斯帕斯基塔楼。1497年,双头鹰作为国家徽记刻进俄罗斯的国玺。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双头鹰徽记才被废除,于1935年取下克里姆林宫塔楼上的双头鹰徽记。在被废除了75年之后的1993年(11月30日),这只双头鹰又“飞”回到俄罗斯的国徽上。

20世纪末,俄罗斯国家杜马从法律上确定双头鹰是俄罗斯的国家象征。从此,双头鹰徽记又成了俄罗斯国家的象征。(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如同双头鹰国徽寓意那样,俄罗斯也真的是世界上唯一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大国,有着“东看看、西瞧瞧”的地理位置和形成“欧亚合璧”的环境优势。在西方人看来,俄罗斯是东方的;而在东方邻国看来,俄罗斯又是西方的。双头鹰一头望着西方,一头望着东方,恰到好处地概括了俄罗斯这种独特的地理和历史环境,造就了俄罗斯独特的“东西方文化对话”。

1991年独立后,俄罗斯进行了近15年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其广度和深度真可谓惊天动地、史无前例、争斗激烈、艰难曲折。俄罗斯一些资深经济学家认为: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变革有不连贯性、矛盾性甚至野蛮性,但毕竟遏止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危机,已经彻底抛弃“玫瑰色的幻想”,根本扭转了“高投入、低产出、无效益”的行政命令体制。用宪法确立了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理及制度,从宪法法院的监督职能和执行条款上作了相应保证,从而促成了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这不但为劳动者提供了依法自主交换劳动的机会,而且为人的全面发展搭建了社会平台,成为俄罗斯经济转型的最大成果。

当西方世界正在等待着一个疲惫不堪的俄罗斯走向失落时,突然莫名其妙的从半路冒出来一个让大家很陌生的相貌奇特的人,而这个人的上台改变了俄罗斯和俄罗斯人的命运---- 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证明了个人能力对于历史的转变过程中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自普京上台以来,俄罗斯开始了重振之路。整个俄罗斯出现了转变。俄罗斯的经济出现了稳定的快速增长,俄罗斯在独联体国家的威信也在快速上升。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正在迅速更新和提升。理顺了俄罗斯的济关系后,经济发展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但这点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俄罗斯的经济已经连续经过了5年增长,人均GDP已突破3200美元(中国是1000美元)。2000年是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十年中最有成就的一年,GDP增长了8.3%,其中工业生产增长了14%。

而且原来一直困扰俄罗斯的土地大国解决不了吃饭问题现在已经得到解决。通过《土地法》、《农用土地法》等一系列法律的实施,私人农场、畜牧业生产、肉、奶制品的生产加工业都呈增长态势。谷物、蔬菜、植物油等生活必需品都稳定增产。一向滞后的大农业连续取得好收成,每年的谷物产量超过了7000万吨,年均增长了25%左右。好年份的粮食产量达到了8310万吨;令人头痛的“面包问题”不再依赖进口解决。相反,从2002年开始,部分粮食出口,恢复了十月革命前土地大国粮食出口的历史传统。

随着生产企业利润和综合出口的增加,俄联邦和地方国库税收相应增加,联邦财政进入了令人心安的无赤字状态。2002年开始,财政从连年的巨额赤字转为盈余。在连续5年偿还国内外债务(5年累计偿还苏联时期所欠外债近800亿美元)的情况下,2003年财政盈余额为1665亿卢布。

1993年12月12日,俄联邦举行全民公决,俄独立后的第一部新宪法。自从新宪法通过之后,没有发生过严重的政治对抗。各派政治力量都能够在宪法的框架下参与政治。任何政党想谋求政治席位,就必须在这个前提下从事政治参与。

俄罗斯智囊认为:政治改革的任务,最终使人民不是在候选人之间,而是在不同的思想主张和党纲之间作出选择。为此,当务之急是建设真正能够影响公民社会政治生活的名副其实的政党。按照这一思路,普京在促成了俄“政党法”的出台实施的同时,敦促“执政党”搞好自己取信于民的党纲和资质,并为缓和朝野矛盾,减少内耗,积极争取反对派政党在重大事件上的合作等。因此,近几年俄国政坛出现了政党党纲和资质之间“没有硝烟的角力”,并经过多次分化、改组、联合,出现了由“团结”、“祖国”和“全俄罗斯”三大中派力量联合组成的“统一俄罗斯”党。这一中派政党联盟的出现,不仅改写了俄国上百年的政党史,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俄罗斯现政坛的力量对比。作为稳健的中派力量联合成的第一大党 “统一俄罗斯”党的出现,标志着俄国政治力量开始走向成熟。它在国家杜马的议员席位已超过其他政党。这一政治生态环境的形成,将大大有利于中产阶级的成长和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

在宪法框架下,俄罗斯政治日益成熟。出现巨大的政治和社会动荡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政治斗争将在宪法的框架下,朝着文明、和平与合法的方向发展,这是比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更重要的财富。

俄罗斯不是靠暴力,也不是靠领袖意志,而是靠着一次次的选票调整着国家的前进方向,宪政民主和市场经济制度作为其立国之基已经不可动摇。俄罗斯人已经选定了自己的游戏规则,即使这种规则不那么完善,但它总比一个有着克格勃半敲门的制度舒服得多了。

俄罗斯正在崛起,俄罗斯的实力也正在前所未有的开始影响中亚和东欧,而且,一旦俄罗斯的增强其对中亚和东欧这些国家的影响力,那么很快俄罗斯就会建立起一个足以在欧洲挑战美国的军事集团。而到那个时候,美国可能谈不上他的亚欧战略了。俄罗斯人似乎已经看到了他们所盼望的前景。那就是一个覆盖整个独联体国家,地域广阔,人口超过3亿的强大而又先进的俄罗斯。

总结全俄各界在反思这段特殊历史的见解时,普京指出:“我们在近70年的时间里走入了一条死胡同,偏离了人类的康庄大道。无论承认这一点有多么痛苦,经济意识的理想化扭曲了最基础的财产关系,导致我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忘记过去,就意味着没有良心,但要想回到过去,就意味着没有脑袋。” 普京的行动让世人看到了俄罗斯人的智慧,看到了俄罗斯的希望,看到了象征着团结和统一的双头鹰又一次腾空而飞。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67315/

双头鹰·俄罗斯(旅俄散记之三十七)的评论 (共 7 条)

  • 晓梦芳菲
  • 王鹏
  • 听雨轩儿
  • 今生依梦
  • 雪儿
  • 着墨
  • 无边潇潇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