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文
那天,不小心打翻了一杯清水,顺便给电脑键盘洗了个澡,结果键盘直接罢工,忐忑中敲出来的字符全是乱码。还有几天就新年了,趁着年底这几天思考一些事情,也懒得外出,所以没去更换键盘,就那么让不死不活的键盘连着主脑。
“不死不活”在现今蕴含了更深的层次,有点调侃并且亚健康的意味,不只是身体上的虚浮,更多的还是指示心灵上的空虚。生活本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磕磕绊绊,未知的因素也时常纠缠本就不坚硬的身体,使人衍生出各种疲累的情绪。
如今,网络上的文字,总有一种绵软的味道,朝朝暮暮都是风花雪月的情怀,罕有硬体的时政杂谈,更甭说什么犀利的文笔了。总感觉所有的文字都蒙上了一层看不见,说不出的东西,好像在刻意回避些什么,保留些什么。谨言慎行的文本框把文字束缚成不得伸展的“侏儒”,社会环境滋生的灰色也把文字渲染的不怎么纯净,受其影响,感觉文字里的钙质正在迅速流失。这几天一直在寻找原因,有那么一点明悟,却怎么也无法串接成纹丝合缝的情理。偶有良药苦口的言论,也都小心翼翼的辗转迂回,生怕沾染上不可救药的病毒,无声无息的死无葬身之地。
早些年上学时,学到言论自由四个字,以为言论是绝对的自由,后来学习了相对论,才知道言论自由也包含在相对里,并不是绝对的自由。无论是实体文字还是网络文字,都会注重这么几个字,阳光、积极、这让我很纳闷,抒情写意的文字何时赋予了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以至于常找不到写字的方向,不知该写些什么歌功颂德的东西才算是阳光的美好。如果真的感觉美好的东西,那倒也下笔如流,书之不倦。只是疑问阳光可以普照多大的面积,那不被阳光照耀的阴暗面该用什么样的文字书写呢?有时候感觉苦恼,生就一副不擅长迎奉的骨头,还非要强迫自己写一些不知所谓的软骨文,那感觉跟吃苍蝇一样恶心。一旦不小心触及到某个敏感的话题,总会有好心人跳出来提醒不谈政治。这让我联想到了历史上的文字狱,当政者会因为几个字,一篇文章,就大发雷霆之怒,动则贬到千里之外,重则满门抄斩,万劫不复。千百年的文字狱难道也会复古吗?虽如此,却没办法让自己纯洁的心中无一物。偶在弥漫着小资情怀的江南烟雨里,在诗情画意的小桥流水中随意随口附庸几句诗词歌赋,也只是显示自己浅薄的心胸里存有高雅的词汇而已。
那些高深的作家并不愿过多涉足网络,因为实体的文字才能体现文字的价值,好像沾了墨香的文字才是金子招牌,只是搞不懂这些招牌有多少含金量。常感觉现在所谓的纯文学已经变质,身份、地位、各种利益关系都已经跟文字挂钩,文字更像一种催化剂,催化钙质的文章都浮夸成了大胖子,再冠上某名牌商标,包装出来的就是长篇大论的指导思想了。无知的我读很多网文都感觉比实体的文字更加人性化,更加有情感,更加有阅读价值,搞不懂那些无滋无味的软骨文怎么登上报纸杂志头版的。网文被学者誉为边缘文学的文字,凑起来的都是有份无名的文章,基本都成为娱乐世界中的唐老鸭,大喊大叫着却得不得应有的侧目,更多的只是碎纸机里的漫天雪花,本身的价值正被其他的东西所代替,不得不退出人们的视线。
看多了这样的文字连人也变得柔情似水,就跟身处阳光的仙境中那么的不真实。乡土气息和本我的纯粹变得飘渺,这点城市长大的孩子是不以为然的,优越的生活中吃着牛肉汉堡鄙视土老冒也就变成理所当然的事情了。有句俗话,上行下效,起引导作用的文字都让人不可理解了,那么还在蹒跚学步的文字爱好者该如何用笔,用文字书写心中的梦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晚上的时间,跟朋友聊起音乐,对于现今的歌曲都抱有郁闷的感慨。朋友说:“现在的音乐越来越听不懂,听着像说话,就像是被笼了一层雾,不知唱的是什么东西,不如老歌那么深入人心。”我了解朋友说的是什么,我也听不懂很多所谓的歌曲,一首唱完,都不知道表达的是什么。可能纷杂的世俗让人的感官也变得退化,轻易的东西引不起世人的关注了。虽如此,却不敢开口发表自己的看法,怕人嘲笑为年老色衰的落伍分子。于是,深有感触的对朋友说:“文字跟歌曲都是一样的啊!就跟抽象画一样,看不懂听不懂才是高深的学问啊!”经济社会,一切向“钱”看,不管什么都表明了价码,只是很多都是标注在商品的背面见不得光。真正能安静下来做事的不多,感觉很多取得名利的人,并非是有什么真正的大本事,而是靠着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成为了猎奇的“珍宝”,不得不说天赋的身体往往也是制胜的法宝,感觉越来越多的红尘困惑超出了亚健康的状态,扭曲得很“变态”!朋友说:“本事,有时在社会关系面前,一文不值。”我颇为感触的回答:“社会关系学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好像比正统的学问都要重要。”朋友说着说着很是愤怒的表示,现在就是在死皮赖脸的活着。我无力的附和,说,死去是勇敢,活着是更勇敢,死皮赖脸的活着那就是大无畏的勇士了。
很多人都喜欢雪天,喜欢那份纯净,喜欢那种清冷的灵气,有种脱离尘世的雅致。也许本就不是属于人间的花朵,从九天之上凝结飘落,开放的也只是一霎那的芳华。人们追寻雪天,也只是暂时脱离尘世的迷乱,获得片刻的安宁。只是当雪化混合了泥土,谁还会那么关注并且欣赏雪天呢?
生活越来越好,人的骨头却越来越软,古语膝下有黄金,可在霸气的官僚主义面前,人的膝盖和头颅变得越来越不值钱。看多了世人在权、钱、面前的卑微,赏读文字也越来越模糊,磨光了棱角的生态环境,怎么能够孕育出如鲁迅大师一样的笔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