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是我闻

2010-06-13 11:40 作者:杰西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金刚经》的译本很多,流传比较广的是鸠摩罗什、菩提罗致和玄奘的译本,遣词造句简单明了,内容却广大精要,是大乘佛教般若思想的精华本。

般若思想是如何看待世界的呢,“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故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故名一合相。”三千大千世界,是古印度人的宇宙观,世指时间,界指空间,世间万物无论从时间上看,还是从空间上看,都不可能是完整的一体,时间上,它是刹那相继的,空间上,它是众多微尘合集的,因此,世界只能是假合为一,这样合一的整体并非实有,其本质是不可言说的。

仔细地观察世界,世界是广袤无垠的,无限多的事物在无限的循环生灭,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有千亿颗和太阳类似的恒星,而银行系之外的宇宙空间,有无数这样的星系在运行,有无数颗恒星抑或其他的星在燃烧、旋转、奔驰,遵循着其内在的规律,秩序井然,恒动不息,宇宙从何而来,星球从何而来,要往何处而去?

在这样的宇宙里,人仿佛是一点微尘,或是恒河的一颗沙粒,仅仅在这一时间的点落在所在的这一空间,如此微不足道。面对宇宙无垠的力量,面对大自然无限的智慧,人们在敬畏、讶异、震撼之外,各种流派的哲学家在不断地进行着对世界的探索和思考。宗教和哲学一脉相承,有人说,哲学是从宗教思维方式中诞生出来的一种思维形态,意义在于以概念和命题的方式来说明世界。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创始人,提出了时间、空间、运动的概念,观点的矛盾在于运动永恒,同时又存在第一推动因,而第一推动因必须是永恒不动的。从佛教经文的角度解释,第一推动因即是宗教领袖的力量和智慧,它是广阔的、虚空的、不可知的、超出人类理解的,因此解决的途径便是信仰,信仰便是宗教解答世界的答案,是一切因果的答案。

“云何应往?云何降伏其心?”,经文通篇回答这一问题,经文中体现的世界观有一种高屋建瓴的博大胸襟和“自利利他,自觉觉人”的素养情怀,心灵的自由需要根本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面对这样虚空的“一合相”,脱离对道德功利、对世俗得失的斤斤计较和患得患失,达到平衡、平静、平和的心境,修炼“心无所住”的生活态度,“应如是往,如是降伏其心。”

佛经里回荡着一种博大温和的美,对千千万万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发出深沉的呼唤,它是庄严肃穆、磅礴精深的,源于对这天地万物的解释,源于对奇妙宇宙的思考,它所散发的安详气息感染着凡夫俗子的我们,让我们以开阔的心灵看世界,以平和的心智看人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5756/

如是我闻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